第17章 (第2/3頁)
哈尼大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融睜大眼睛,遍觀天、朝科考,她心裡其實已經有了個猜測。但因為這個猜測太過驚悚,沒有證據之前,真的不好多說。所以她不再深究這個問題,令起了個話題。
“鄧先生可對我手中的這個算式有興趣?”
她剛才費那麼大力氣解釋了大半天,自然不是單純地給人科普來著。她臨出門可是與王楊氏簽了“軍令狀”的。要是“生意”沒談成,她下次也沒臉擱狠話了。
鄧憲安其實還真有點興趣。他同保守的大掌櫃不同,但凡覺得有意思的東西,都會攬在身邊好好研究。王融的“定價模型”,他就覺得很有研究的價值。但小娘子也說了,這個模型的資料庫不是一朝就能建立的,有一個積年累月,循序漸進的過程。
說白了就是戰線長,見效晚。“投資—回報”至上的鄧先生於是猶豫了。
王融看他只但笑不語,乾脆給他加了一把火。
“鄧先生你應該這麼想,如果你將這個模型只用於算學館內,那用到的機會怕是也只寥寥;但若將它投放到整個阜陽府,前來諮詢定價的商家應該不少……”
沒錯,王融預計將“定價模型”,“盈利模型”的原始模板“賣”給算學館,以算學館的名義向外公開兜售。——由商家提供資料,算學館整理後帶入模型,得出為商家量身定做的數學模型,以供參考。
她在自家鋪子中發現的問題,其實時下的許多鋪子都存在。那就是當遇到因外界因素導致的價格劇烈波動,商家只知一味地哄抬或折貶物價,惡性競爭加劇,最終損害了商家自身的利益。長此以往,對地方經濟的發展也是很不利的。
就好比,王楊氏的鋪子在周邊同型別的鋪子的壓力下,近幾個月以來,企圖透過持續不斷地“降價”,達到薄利多銷的效果。但因掌櫃錯估了供貨商的實力,導致後繼無力,前期為“保障市場份額”而進行的大幅度降價,完全打了水漂。
所以王融在將模型建出來之後,首先找到的就是阜陽城內最有影響力的商會。按她原本的計劃,是打算用這個將行業競爭劃定在相對安全區間的“定價模型”,同大掌櫃做交易的。她的所求其實也不多,不過是希望得到一份雄厚又持久的供貨保障而已。奈何大掌櫃長得一副靈活機變的相貌,人卻死板固執的不行。甚至連一絲解釋的機會都不予她。
王融這個鬱悶啊。好在走了個大掌櫃,又來了個鄧先生。她方才有機會將所思所想闡述出來。因她前期準備充分,心裡已有六分肯定這個模型的“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