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錢婆婆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我窮就不理不睬見我有錢了跳出來想分一杯羹,做你孃的白日夢去吧!”
劈頭蓋臉被啐了口唾沫,牛大也往地上一坐嚎啕大叫,“鄉親們聽聽給評評理呀!十四年就養出個仇人出來!
生在貧苦家又沒爹孃幫扶,誰家的孩子不幹點雜活兒?我們兩口子也沒讓他忍飢挨餓也沒讓他露宿街頭,偶爾讓他乾點家務活兒幫幫忙,就記恨成這樣子!
你牛郎沒有公子少爺的命,還想處處有人服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麼?那你就該去怨爹孃死的早、怨自己不會投胎沒落生在大戶人家……”
老獵人家院子裡鬧哄哄的。
只是此時輿論風向已然偏向牛大更多一些,畢竟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四五歲的孩子在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出門放牛趕鴨子都是常態,家裡沒那個條件吃的差點穿的差點乾的活兒累一些,怎麼能叫苛待呢?
村口老王家窮得叮噹響,女兒都賣給山坳那邊農戶當童養媳了;兒子才三歲多一點,天天穿著破破爛爛的開襠褲去放鵝呢,託生在這種家庭裡有什麼辦法?
就算是親生的爹孃也有打罵的時候,換做兄嫂就記恨確實是太不懂事了。
需要依靠人家活著的時候你依靠;長大了翅膀硬了分家還背後嚼舌頭,這不典型的用得著靠前用不著靠後?
“牛郎,不是大夥兒說你,你哥嫂確實是不容易!”
“你家條件本來就不好,從小給你拉扯這麼大,最起碼的養育之恩你還是得知道報答的。要是沒人管你,那麼丁點個孩子早就讓野狼叼走了!”
“是哩,做人得講良心。就算還有你爹孃,四歲的孩子也不能天天跑著玩飯都喂到嘴裡了,不過是換了跟著哥哥嫂子,人家給你帶到這麼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呀。”
“現如今你有了錢,不說孝敬多少至少把你這些年的嚼頭給你哥補上點,親兄弟之間互相幫襯著走才是正理……”
…………
聽著圍著圈勸他的聖母婊,穆九修突然想起課本上學過的一篇故事。
內容無非就是兄弟兩個,弟弟糟蹋揮霍了家裡的錢吃光自己那份財產又佔用了哥哥一部分,導致哥哥全家生活困頓。結果等弟弟靠自己闖出一番天地有錢了,給哥哥寄了封信提了句還錢就把全家高興的什麼一樣,最後什麼都沒等到還盼著有錢了怎麼花。
說來說去都特麼是錢鬧得!
一個錢字,就泯滅了親情泯滅人性,文章抨擊諷刺的勢利之徒,自己今天總算也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