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貞觀八年(634),帝國發生了一件怪事。一個名叫皇甫德參的中牟縣丞上書朝廷,歷數皇帝的三大錯誤:修宮殿勞民傷財,收地租與民爭利,宮女梳高髻帶壞了社會風氣。縣丞只是從八品的小官,皇甫德參的話也未免過分,於是太宗勃然大怒:這傢伙什麼意思!難道要朕一個人都不用,一分錢都不收,宮女都剃光頭,他才稱心如意嗎?
據此,皇甫德參該按譏諷和誹謗定罪。
出來說話的又是魏徵。
魏徵說,自古以來,上書都是言過其實的,因為非如此不能引起君主的注意。唐太宗也馬上明白過來。他說,朕如果治這個人的罪,以後誰還再敢說話?
於是,賜皇甫德參絹二十匹。
魏徵卻說:最近陛下的心胸好像不夠開闊。
唐太宗又明白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皇甫德參提拔為監察御史。監察御史正七品,而且是專職監察官員,享有不必請示彙報就可以直接進行彈劾的獨立監察權。任命皇甫德參為監察御史,表明皇帝是真心願意聽取意見。[36]
門窗一開,清新的空氣便吹進朝廷。
這其實並不容易。畢竟,皇權的使用沒有法律限制,輿論的監督也沒有制度保障。在這樣一種前提下,要造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環境和風氣,為君者固然需要氣度和雅量,為臣者更不但需要勇氣,還需要技巧和智慧。
對此,魏徵有著清醒的認識。
貞觀之初,有人向唐太宗打小報告:魏徵為人處世不拘小節,影響不好。魏徵卻說:君臣應該同心同德,存公道而去私跡。如果都拘泥於小節,國家是興是亡就不好說了。
唐太宗馬上回答:我明白了。
魏徵趁機說:願陛下成全魏徵,做良臣不做忠臣。
太宗很驚異。
他問:忠與良,有區別嗎?
魏徵說:當然。忠臣是隻管提意見,不考慮對方能不能接受,結果自己丟了性命,人君也背上惡名,並不可取。正確的做法,是讓君主成為明君,自己成為良臣。
太宗說:很好!
接著他又問:怎樣才能成為明君?
魏徵答:偏聽則暗,兼聽則明。[37]
太宗點頭稱是,於是兩人一起努力。魏徵的原則是:所有的批評和建議都出於公心。技巧和智慧則是:所有正確的決定都歸功於皇帝,包括貞觀年間相對寬鬆的輿論環境和政治局面。他曾當眾回答太宗的表揚說:臣等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