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月的社會調研活動了,應該對山南縣的情況瞭解得差不多了。他希望蘇陽能夠把自己的想法說說。
這事要是換了別人,肯定都會婉言謝絕。
但蘇陽沒有婉拒,他毫不客氣地指出,山南縣之所以貧窮落後,不是幹部不努力,也不是群眾抬懶惰。關鍵是方向錯了。
他侃侃而談道:“山南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這是根。任何斷根的思想,都將加快死亡。一個地方的經濟繁榮與否,取決於工業發展。但是山南縣是個天生條件不足的縣,此時就算拼盡全部力量,也趕不上別人的步伐。農業社會,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社會。工業社會,才是人類文明繁榮發展的社會。”
會上,當場有人反駁他道:“你說我們不能有斷根思想,又不能學別人搞工業發展。按你這種說法,我們山南縣就無路可走了?”
這個發言當即得到很多人的贊同。大家紛紛質問蘇陽,山南縣難道就只能任其自生自滅?
就在大家質疑之後,蘇陽不慌不忙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人類社會,不光是農業、工業,還有一個流通更廣泛,更有活力的商業社會。任何一個公平的商業社會,都會給人類歷史帶來耀眼的光芒。”
有人便笑了起來,譏諷他道:“這位大學生,說話就好像唱歌唸詩一樣,聽是好聽,恐怕都是紙上談兵吧?”
就連書記鐘山和縣長李亮,也覺得蘇陽的發言,有點過於虛了。
畢竟,山南縣完全沒有商業社會的基礎,更談不上商業社會的發展。
蘇陽便提出了一個第三產業的概念。他分析道:“各位領導,我已經走遍了全縣全部鄉鎮,接觸面深及到了普通家庭。我認為,山南縣的未來發展,就應該走一條發展第三產業的路。”
就因為蘇陽參加了這次會議,他讓鐘山書記記住了他。
此後,鐘山書記不惜親自跑去燕京蘇陽就讀的大學,遊說他畢業後能回來家鄉,建設家鄉。
蘇陽與鍾書記之間的這段故事,全山南縣無人不知。
有人認為,鍾書記是被蘇陽耍的花招迷了眼睛。一個還沒出校門的學生,能有多好的眼光?能有多大的能力?他怎麼能給山南縣開藥方?
也有人認為,鍾書記此舉,是愛才惜才。說不定這個叫蘇陽的年輕人,還真能改變山南縣的未來。
車子走了一段路後,周益民說道:“蘇陽,雖然鍾書記說了,現在不是追究個人責任的時候,但是,你擅自開啟倉庫,拉走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