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得意 (第1/4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與沈宜秋見上面說難不難,說容易卻也不怎麼容易。
沈七娘是大家閨秀,家中規矩重,無事不會出門冶遊。
沈家雖不是銅牆鐵壁,但人多眼雜,要避人耳目卻也不易。
即便他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潛進沈府,又如何對沈氏解釋?
恐怕她不是將他當作瘋子,就是將他視為登徒子。
再說即便他們前世是夫妻,潛入小娘子閨房中也非君子所為。
尉遲越略假思索便知此路不通,他不能找上門去,便只有想法子讓沈宜秋出門。
讓張皇后出面召沈宜秋入宮覲見最是穩妥,可嫡母必定會問因由,他不能將重生之事合盤托出,實在難以解釋。
後世史書稱崇安帝足智多謀,這點小事自難不倒他。
一封河西來的捷報令他靈機一動。
當年吐蕃大舉寇邊,河西節度使耿勇率兵棄城而逃,涼州失守。
沈宜秋的父親沈景玄時任靈州刺史,果斷髮兵援救,與軍民浴血死守,在糧草匱乏、無險可守的情況下,奇蹟般地支撐了整整兩個月,一直等到援軍到來,自己卻死在最後一役中。
當初尉遲越尚年幼,朝中一干老臣懼怕河西節度使耿勇擁重兵而反,不曾立即清算,對沈家雖有撫卹,與沈景玄的不世之功卻極不相稱。
後來耿勇被奪職問罪,沈景玄卻至今沒有得到應有的嘉賞。
如今王師在大斗拔谷大破吐蕃大將悉諾邏軍,正是重提此事的絕佳時機。
只是尉遲越如今雖以儲君之身監國,畢竟還不是君主,此事須得與張皇后及朝臣商議過,再稟明身在華清宮的皇帝,由他下旨追封。
事不宜遲,尉遲越打定主意,顧不得一夜未閤眼,用冷水洗了把臉,略整衣冠,跨上他的玉驄馬,只帶了五六個僕從,披著熹微的晨光,踏著露水濡溼的御道,穿過晨霧瀰漫的長安城,一路快馬加鞭來到蓬萊宮。
張皇后一睜開眼便聽說太子求見,已經在寢殿外候了小半個時辰。
她不由唬了一跳,還以為邊關出了什麼緊急軍情,連臉都來不及洗,急急忙忙披上件外衫,便叫他入內。
尉遲越進殿向嫡母行禮問安,接著稟明來意。
張皇后聽罷,神色古怪地乜了兒子一眼:“你大清早火燒火燎地入宮來見我,就是為了追封沈使君之事?”
尉遲越早已備好說辭,臉不紅心不跳,冠冕堂皇道:“昨日黃昏接到河西發來的捷報,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