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省親(二合一) (第1/7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子受了太子妃的激勵,這幾日越發變本加厲地勤勉起來。
這次山東大旱,京都糧廩捉襟見肘,和糴只能解燃眉之急,卻不是長久之計,幸而去歲風調雨順,還支應得過來,天災發生在此時,卻是與他示警,江南至京都的漕運該好好整頓一番。
他前日著工部和戶部商議獻策,至今也沒有可行的方案。
此外還有遣使與吐蕃議和的事宜;江南盜鑄錢幣、假幣惡濫的問題。
由此又想到,錢荒愈演愈烈,錢貴物賤,百姓納稅以錢計,這樣一來,實際繳納的糧帛比應天年間高出一倍不止,可更改稅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
對了,差點忘了他還有個不省心的阿耶,吵著鬧著要建避暑行宮,不知怎的突然又要派遣花鳥使去各地採選美人充實後宮。
尉遲越捏了捏眉心,少不得還得親自去一趟華清宮,當面勸諫一二。
正盤算著,有內侍捧了一摞書卷進來:“啟稟殿下,這是昨日收到的行卷。”
是了,又到了一年一度進士明經科舉的時候。
本朝科舉試卷不糊名,公侯高官可向主試官舉薦,往往還未下科場,狀元便已定下。
各地的舉子一入夏便陸陸續續入京,將自己的得意詩文製成卷軸,上京都各路達官貴人門前投獻,以便得到貴人賞識,一朝平步青雲。
徑直上東宮門前行卷的雖然不多,可太子總攬朝政,自然有人想方設法透過各種門路將文卷塞到他眼前。
平日他再忙也要抽空看上幾眼,不過最近實是分身乏術。
正要命黃門暫且收起來,忽然想起前日聽來遇喜提過一嘴,承恩殿的黃門這幾日似乎從市坊蒐羅了一些往年的舊行卷,供太子妃閒暇時觀覽。
他完全懂得,理賬是極枯燥乏味的事,很需要調劑一二,這些舉子為了引人矚目,在行卷中花樣百出,不但有詩賦,還有許多荒誕不經的傳奇故事,堪可娛目娛心。
他想了想,沈氏雖無出眾才情,畢竟知書識禮,想來好壞還是能分清的,倒不如把這些卷子交予她閱覽篩選一遍,將好的挑出來。
他打定了主意便道:“將這些送到承恩殿去,讓太子妃替孤篩選一遍。”
內侍微露遲疑之色,尉遲越一哂:“無妨。”
科舉是國之大事,雖然只是替他審閱行卷,卻也有瓜田李下之嫌。
不過尉遲越向來不以為然,自己庸懦無能沒有主見,才會格外敏感,成天擔心後宮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