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12章 爭渡
甲辰年端陽前夕,九齡敬書:
衍兄臺鑑:
自上次匆匆一別,時光荏苒,忽已數月光景。憶及前月,家人身陷險境。幸得衍兄疾馳相救,弟銘記肺腑,感激不盡……
窗臺前,李衍翻看著嚴九齡書信。
這個時代,往來資訊都很慢。
宜昌那邊的事,過了許久,才被京城的嚴九齡得知,一陣後怕,當即就要返回鄂州。
當然,他父親嚴伯年也早有預料,同時派僕人送去一封措辭嚴厲的信箋,叮囑他科考為重,同時給他安心。
雖不能返回,但他還是寫了幾封信,既有給父母兄長的,也有給李衍的。
這封信上,講了很多事。
首先,自然是一通感謝。從文字之間,就能看出嚴九齡嚇得不輕。
隨後,就是各種見聞和情報。
嚴九齡很聰明,他知道李衍更看重什麼,因此將在京城看到的很多訊息,都毫無保留分享。
正如李衍所預料。
嚴家在鄂州根本算不上大族,即便在宜昌,也只是中上,但因其祖父《鎮國十策》,嚴九齡的身份,就立刻顯得不一般。
大宣皇帝採用了其中兩策。
無論「開海貿易」,還是「改土歸流」,都對如今的神州局勢,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任何變革,都離不開理論支援。
在開海派的強大財力支援下,嚴九齡那生前無人問津的祖父,如今儼然成了國師級人物。
反正,能怎麼吹就怎麼吹。
所以嚴九齡剛入京城,就很快成了紅人,開海派的官員和富商,爭先邀請,大小宴不斷。
本土地方派的人,則想著辦法挑刺,連著幾次宴會,都有人出言斥責質疑。
這種情況下,嚴家根本沒有退路。
但幸運的是,嚴九齡善於思考,一路上京,走過不少地方,見識遠超那些誇誇其談之輩。
不僅沒被難倒,還提出很多真知灼見。
這一下,卻是不得了。
開海派本就有意吹捧,這下簡直是如獲至寶,甚至連大宣皇帝,都問到了他的名字。
也正因如此,嚴九齡接觸到了許多常人難以知曉的情報,也對大宣局勢,有了深入瞭解。
如今的大宣朝,已到達緊要關頭。
各地土地兼併,已十分嚴重,伴隨而來的,是各州地方勢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