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慘烈!最後的求生之路! (第2/3頁)
荒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一場長達五年的大戰,結果最後的贏家,反而是忽必烈,他成功擊敗了自己的弟弟阿里不哥,並在漢軍的幫助下,攻破了蒙古帝國的首都哈拉和林!
規矩就是規矩,打破起來容易,可想要重新建立那就難了。
雖然在成吉思汗死後,圍繞著汗位,黃金家族內部也發生過流血衝突,但是隻有得到了由蒙古宗王們共同主持的忽裡臺大會認可的人,才能夠成為帝國之主,卻是從未被打破的規矩。
可是,忽必烈卻壞了這條規矩,他以武力擊敗了擁有正統合法性的阿里不哥,搶下了大汗之位,破壞了蒙古帝國本就不多的慣例。
放在華夏曆史上面,其影響之惡劣絲毫不亞於司馬昭當街弒君!
其次,如果只是蒙古人之間的內部戰爭,那麼那些早就已經在歐洲,西亞,中亞甚至是南亞落戶的蒙古王爺們,或許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問題是你忽必烈,可是帶著漢人攻破了大蒙古帝國的首都啊!
隨後,以金帳汗國為代表的成吉思汗其他子孫統治的分支,紛紛獨立切斷了與蒙古本土的主從關係,大蒙古帝國自此徹底走向分裂與衰亡。
而忽必烈也遷都大都(北京),開創大元朝廷,徹底成了蒙古人眼中的叛徒。
換句話說,蒙古鐵騎並非不善戰了,也並非是弓馬騎射這本能技藝退化了,否則後面燕王朱棣騎兵靖難的時候也不會斥重金僱傭朵顏三衛來做自己的打手了,否則大明軍隊裡面也不會出現那麼多蒙古勇士了!
他們本質是喪失了一種凝聚在一起的整體性,或者說喪失了民族凝聚力,有時就算聚集起了聯盟,也依舊只是各懷心思為了利益罷了!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這一戰,不只是標誌著大蒙古國的分裂,更是一戰擊潰了大蒙古的凝聚力!
蒙古西道諸王,遵從忽裡臺大會而來,可並不是一個整體,這恰恰給了李祺渾水摸魚的機會。
好在他運氣不錯,成功在漠南尋到了李文忠的殘軍。
當時見到李文忠那生死不明的模樣,李祺還真嚇了一跳,都準備給他挖個坑埋了。
王弼和趙勇急忙解釋人家還活著,李祺立刻出手醫治,總算是保全了性命。
可接下來的突圍,他們卻是損失慘重。
哪怕這些西道諸王大軍是一盤散沙,可也架不住他們人多勢眾啊!
每一次突圍,那都是一次生死離別,數十次血戰下來,兩軍總共還不到三千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