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蓮居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詩曰:仁貴乘駒過海來,張環父子定招災。
也應唐主多洪福,預令高人算安排。
且說魏徵丞相忙上金鑾殿,俯伏金階說:"殿下千歲在上,臣昨夜得一夢兆,甚為奇怪。"殿下李治叫聲:"老王伯,未知什麼夢兆?"魏徵道:"臣昨夜夢中見我三弟秦瓊來到床前,諫言幾句道:"你為掌朝宰相,為何這等不小心?萬歲到東遼,曾把殿下託你保護,權掌朝綱,料理國家正事,今日下三兩日內,有朝中奸臣謀叛,欲害儲君,你為何不究心查訪,四門緊閉。過了三天,決無大事。若不小心,弄出大事,你命就罪該萬死了。'臣此夢兆奇怪,朝中哪個是奸,哪個是佞,叫老臣也無處去查。"李治道:"秦老王伯在日,盡心報國,一片忠心,今死後有這番言語,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說把城門緊閉三天,決無大事,不免降旨,今日就把四門緊閉,差將守城。"魏徵傳下令來,把城門緊閉了,君臣們在金鑾殿上議論紛紛,這且慢表。
珠日早上,張士貴父子領兵到了長安城,望上一看,只見光大門早已緊閉,吊橋掛起。心中驚駭,叫聲:"我的兒,為什麼光大門關閉在此,難道有人通了線索,預先防備我們前來,所以把吊橋高掛,四城緊閉。"張志龍說:"爹爹,我們在東遼國來,人不知,鬼不覺,何人知道我父子存反叛之心,先把城門緊閉起來?必然又有別樣事情。今日可對殿下說,朝廷奏凱回朝,自然開城,放我們進去。"張環說:"這也有理。"連忙帶馬到護城河邊,叫一聲:"城上的,快報與殿下得知,今萬歲爺奏凱班師,歇馬登州,先差張士貴在此,要見殿下,快快開城。"那城上軍士一見,說:"大老爺,請候著,待先去報殿下,然後開城。"張環道:"快去通報。"軍士來到午門稟知,黃門官上殿奏說:"殿下千歲在上,外邊有三十六路都總管,七十二路總先鋒張環到了。說朝廷聖駕今已班師,先差張士貴來見殿下,望千歲降旨開城。"李治殿下聽報父王班師,喜之不勝,立刻降旨,去放張環進城。丞相魏徵連忙止住道:"殿下千歲且慢。秦三弟託夢,原說要把城門緊閉三天,才無大事。剛剛昨日閉城,才得二天,就有張環父子到來。萬歲奏凱還朝,豈可預先無報。事有蹺蹊。臣看張環父子短頸縮腮,將來必有反叛之心,不可亂開,且往城上去問個明白。"李治說:"老王伯言之有理。快到城上去。"群臣上馬,帶了文武大臣,離了午門,上城頭一看,只見張家父子人等,滿身結束,坐馬端兵,後有數千雄兵,擺列隊伍,滿面殺氣。魏徵問道:"張先鋒班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