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養生續命 (第3/5頁)
匿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遂或是一命嗚呼。
同時這套心經也卻是無愧‘養生續命’之名,練後不但精力充沛,更能延緩衰老。向華農娶妻很晚,學醫有成後,三十八歲高齡的他才娶了他的第一個妻子,在此後三十里,他又先後娶了五名妻妾,並生了十五個子女,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被一時傳為美談。大家只認為他精通養生之道,卻不知其實是《先天養生續命心經》的功勞。但是《先天養生續命心經》也不是那樣好練的,除了要有好的資質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恆心和毅力。
《先天養生續命心經》入門非常之難,當年向華農因無人指導,足足練了五年才初窺門徑,而二叔在向華農的指導下,也練了兩年才算入門,其難可知。向華農收徒很多,得真傳的卻只有六人,到不是向華農秘技自珍,實是大部分人未能練成《先天養生續命心經》,雖知醫理,卻難於精深,下針之時,難免偏差,終無法成為名醫。
海天二叔得《先天養生續命心經》如獲至寶,李家十幾代奔波江湖就是為了尋找內功心法,《先天養生續命心經》雖不能用於武功,但練後精力充沛,力大身輕,延緩衰老等特點足以讓李家武功進步不小。於是二叔練起《先天養生續命心經》來更是用心,並在八年後小成,這時二叔的醫術也學的差不多了。同時《天楓堂》在二叔的幫助下,也迅速發展,在全國各大州府都開設了分堂,成為業界領袖。
此時二叔有意告別向華農恩師,行醫天下,積累經驗,以提高自己的醫術。向華農深知實踐對一個醫生的重要,非常支援,給了不少盤纏,並約定十年之期。二叔這時離家已是十年,非常想家,於是他的第一站直奔回家之路,當然也想把傳給他的侄子,也就是我。
在《天楓堂》的八年間,二叔也接觸了很多武林人物,因為老師向華農是脈絡方面的權威,對於經脈和穴位的認知可說天下無雙,許多武林中人經脈方面出了問題也來找他,二叔隨在身旁也學到不少武術方面的知識。
內功的修習原則上是越早越好,因為年齡越小,經脈中所含雜質就越少,更容易被打通,而打通經脈則是任何內功修煉的必經之路,只不過因內力在經脈中所走的路徑不同形成不同的內功心法而已。當然這個早是有限度的,不能太早,否則你讓不記事的孩童修習內功,他哪裡分得清什麼穴道、經脈,非走火入魔不可。武林中人普遍認為六歲——十歲是修習內功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懂事,經脈中也未沉積太多的雜質。而我的年齡已到了修習內功最佳年齡的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