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純文學市場越來越狹隘。有一次我問幾個研究生,西方經典的文學作品他們一本都沒有看過,一提起動畫就眉飛色舞。日本的文化根基比較淺。現在每個國家搞文學的還是有一部分人,只是不像以前那麼多。相對來說,中國的情況還可以。我認為希望就在還沒有出名的那些青年裡頭。
南都週刊:顧彬認為“最看不起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的不是我們外國人,是中國人自己。問題就在中國本身,中國人根本不給他們自己的文化和文學什麼地位。”您同意他的看法嗎?
殘雪:對本國文學我是持批判態度的。批判才會有希望。90年代以後,文學的水平下降得不成樣子了。我認為應該從文化上來反思。中國文化本來就不能搞純文學,搞大眾娛樂文學可以有點經濟效益,搞純文學是不行的,沒有根基,它不是一種人性的文化。
南都週刊:您覺得突破這種困境,作家學者需要做的是什麼呢?
殘雪:不能光做樣子,要老老實實向別人學習。
南都週刊:您認為當代中國的環境,有沒有條件產生偉大的作家?為什麼?
殘雪:這種事情很難說。不論哪個時代都有可能產生偉大的作家,文學這種東西不好說。討論有沒有條件產生作家,其實也沒什麼意義。搞出好作品才是當務之急。
南都週刊:您認為對於中國作家來說,諾貝爾文學獎意味著什麼?您會看重這個獎項嗎?
殘雪:不意味什麼。我不會看重這個獎項。我們國家一些人總是抱有“看險”的心態來看待這些獎項,小市民心理最嚴重,明明跟自身沒關係,還非得去湊熱鬧。大概自己活得不順暢,要看別人落水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這也是典型的國粹。諾貝爾文學獎並不能代表作家的水平,它只是一個獎項,完全沒有什麼意義。我更看重作品在讀者當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