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第2/11頁)
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底是同族人,哪怕什麼都不做,身為蔣氏一族的人,還是具有很多先天優勢的。
只這般,憑藉著自身天賦和背後家族,蔣郡守愣是在三十七歲之齡,就坐上了一郡之首的位置。
在本朝,各郡太守大人是從二品。
對比永平王府自是不算什麼,可說真的,即便是有家族庇佑的人,想要年紀輕輕就爬到這個位置上,也是極為艱難的。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從二品官員,都是四五十歲的人,甚至年紀更大的。像蔣郡守這般,坐上這個位置時尚未滿四十,當真可以算是驚才豔豔了。
自然,他也是真的有那個能力。
即便能坐到如今這個位置上,很大程度上是借用了蔣氏一族的名聲,但反過來說,蔣家人很多的,也沒見其他人能做到這一步。他能做到,就代表著能耐極佳。
運氣也不壞。
只可惜,運氣這種事情總有一天會用光的。蔣郡守順遂了半輩子,冷不丁的就攤上了事兒。
嚴格來說,這事兒還不能全怪罪在他身上,起碼最初的問題不是他造成的。
最初,都是一些極小的問題,各地裡長上報縣衙門,指出多地糧食歉收,雖後果不至於這般嚴重,但若是放任不管,誰也不清楚來年如何。
縣衙門哪裡敢耽擱,紛紛將情況寫成報表,一層層的遞了上去。
事實上,各地的官員,包括不入流的里長他們,都不像楊冬燕想的那般無用。他們老早就發現了,甚至比大牛發現那會兒還要更早。但因為權力有限,即便發現了問題,也沒有那個能力去解決問題,很多人甚至搞不清楚為什麼收成會下降。
這個時候,就該將情況闡述清楚送到上峰書案之上,倘若僅此一地遇到難題,那興許沒人在意。
可如果多地如此,便會將問題匯總,再往上遞,直到送至朝廷主管農事的官員案上,由專人商議後派人去具體事件發生地,仔細勘察後,尋出糧食減產的真相,並提供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假如情況比想象之中的更為嚴重,並且無法找到問題,或者沒有確切的應對之道。那麼下一步,就該是朝廷撥糧,或者從附近郡城調糧,支援發生災禍的地方。
這是下下策,對於朝廷而言,也是兜底的辦法。
前朝覆滅一事,既讓本朝得以建朝享受這如畫江山,也同時讓皇室在心裡留了個疙瘩,生怕自己重蹈覆轍。
也因此,事關農事便無小事。要知道,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是看天吃飯的,國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