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主國,現受到中原一些強國的影響,有幾個對魯國離心離德了。
這個途徑,主要的正是魯國西南方面!西南方面,郎國、潛國、極國、唐國等就在那裡,這些國家,也許都是曾經被大周王朝所承認過的,但均鄰近魯國,皆非姬姓諸侯,都是被大周王朝和魯國認定的需要防範和控制的異姓諸侯。
這些異姓諸侯,大部分都是魯國的附庸。對這樣的異姓諸侯或附庸,在魯國有必要時,必須吞併滅亡之!如郎國,如今完全併入了魯國。
也就是說,魯隱公必須降服周邊的蠻狄戎夷,既打通直接通往中原的通道,更對這些魯國眼裡的蠻狄戎夷之國以震攝。
唯有把這個大事業做成功了,以後歸政自己的弟弟公子允,自己才放心,才對得起先君惠公厚望。
所以,魯隱公繼承君位的第二年,就先積極與相關國家聯絡,要求這些國家完全聽命於魯國,與魯國結盟。
但是,令魯隱公火大的是,這些國家也貌似欺負魯隱公僅僅是一個攝政國君,所以對魯隱公愛理不理的。
史料記載,魯隱公“會戎於潛”。即魯隱公親赴潛國,與潛國國君開了個碰頭會。
但是潛國對魯隱公提出的相關要求表示了反對意見,提出了與魯國結盟的潛國方案。這樣的方案不符合魯國利益,這讓魯隱公很不高興。
既然給你臉不要臉,那就給你辣麵條。是時候殺只雞儆儆相關猴子了!魯隱公心存了討伐相關國家的念頭。
但討伐諸侯也好,戎狄蠻夷部落也好,首先必須加強自身防備。既然你公子彄曾經在郎邑築了城,雖然未經寡人批准就築城,但畢竟是符合寡人的戰略思考的。
那寡人就得去看看這個城築得怎麼樣了。
這些意圖,都深深埋藏在魯隱公的心裡,哪裡是你張三或者公子彄所能知曉的?
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魯隱公的良苦用心,但陪同魯隱公前去棠地的公子翬卻貌似有些感覺了。他覺得魯隱公並非真的去搞什麼踏春活動,去觀什麼魚,這是一位勤勉的國君!
果然,國君剛從棠邑觀了魚回來後,立即下令,由司空無駭率魯軍討伐極國!
司空,當時魯國的一種官職。這個司是負責的意思,司空指的是掌管手工業製造的官員,一般由公族大夫擔任。
大周王朝設三公六卿五官,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六卿指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五官就指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也就是說,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