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須提及的是,顏濁鄒本就是齊國人,這次流亡去了齊國,也算是回了老家。而且,由於此時的齊國相國田恆急需要自己人,顏濁鄒這樣既有本事又有影響力的人,自然就成了田恆爭取的物件。
於是,顏濁鄒就成了齊國的田氏家臣,被任命為齊國大夫。孔門弟子顏濁鄒,了不起,從齊國大盜,到衛國大夫,再到孔門弟子,最後到齊國大夫。
而且,顏濁鄒正是子路夫人顏氏的兄長。遠在魯國卞邑的子路夫人顏氏,得知子路及長子死訊後,命年僅十三歲的子路次子仲啟,赴衛國安葬父親子路。
公元前479年周曆三月,已然坐穩了國君之位的衛莊公聽說子路次子仲啟赴衛國葬父,為感念子路在衛國所作的貢獻,亦為自己謀點好名聲,下令厚葬子路。
三月初三,薛氏和劉氏協助仲啟遷葬子路於澶淵之北,即今濮陽市。這便是濮陽的子路墳,亦稱仲由墓。
八年後,子路夫人顏氏去世,後人將其與子路墓合葬於澶淵之北的子路墳。
世人出於對先賢子路的景仰和懷念,將每年三月初三定為子路的忌祭之日,並於每年三月初七在濮陽市古城路的子路墳舉辦廟會。
若有機會赴濮陽,一定要去看看的。
公元前479年春,距子路就義數月以後,訊息傳到魯國孔子那裡,接連遭受了兒子孔鯉之死、得意弟子顏回之死重大打擊的古稀老人孔夫子,再也承受不了子路之死的打擊,孔子當時就哭暈於地!
尤其是當孔子知悉子路死後受醢刑,即屍體被砍為肉泥,命家人將自己家裡的肉醬全部倒掉,從此,孔子再也不吃這玩意兒。
有意思的是,子路故里,即當時的魯國卞邑,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和平邑縣仲村鎮一帶,還有遷居微山湖畔的仲氏家族一支後裔,千百年來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大年初一不得吃肉餡的水餃,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先祖子路曾受過醢刑的歷史。
孔子命人將家裡的肉醬全部倒掉後,不但不再吃肉醬,而且孔子再無笑顏!
哪怕是放到現在,也無人可以承受得住這樣的打擊,年邁的孔子終於病了。
這一次,孔夫子再也沒有起來。
公元前479年周曆四月十一,孔子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類歷史上的文化巨人孔丘與世長辭了,終年七十三歲。
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概括,是因為孔子是儒家始祖,而儒家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