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3/4頁)
檸檬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言這並不重要。
自己的師傅,無需提防,也不用其匹敵。
需要的,僅僅是關懷罷了。
在得知蕭雲體質發生變異之後,符華心境也有所變化。
似是開心,但沒有表露在外,只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雲吞麵。
正是一碗樸素簡單的雲吞麵,贈與蕭雲。
清淡的味道,卻異常甜美。
那是她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麵條,這份味道,她永不遺忘。
自那日起,蕭雲將那天定為自己的生日,練功的積極性也越加之盛。
如今自己所練劍法已經有了不少進展,心劍有五層境界,她已經達到第三層,只不過雖說是第三層,卻與符華所定下‘止水,無塵,明鏡,太虛’略有不同。
第一境界‘止水’蕭雲從一開始就到達,第二境界無塵是在淵城之戰後,有所感悟,以數月時間突破而出。
至於第三境界,根據太虛劍法的描述是‘明鏡’。
曾有佛詩如此: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佛詩所述正是告知世人,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只要心中沒有雜念,放下執著,就能突破‘明鏡’這一境界。
話雖如此,蕭雲卻有所不同。
根據符華描述,她的境界繞開‘明鏡’,朝著太虛劍法之外的境界而去。
目標都是朝著;‘太虛’而去,但道路不同,方向也不同。
這就跟一道數學題目,你以第一種方式計算,他人用第二種方式計算,儘管公式不同,但最終結果還是相同答案。
太虛劍法的‘明鏡’以‘放下執念,自證清明’為主。
蕭雲的第三境界,則是‘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順其自然,卻又融入自然。
這種境界,符華看懂卻看不透,因為思想觀念不同,以至於其行徑道路有著天地之別的差距。
只不過符華並沒有出手制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本來就是好事,既然蕭雲有著自己的方法,也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