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國策 (第2/4頁)
非天夜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與漢人總是要打仗,若有一天不打仗,能不能變好。漸漸地,他終於明白了李衍秋出的殿試題目。
事實上他與李衍秋的職責,比歷任帝君都要繁重。
“大虞建國三百一十七年。”段嶺說,“後毀於匈奴南侵,中原戰火四起,各州割據,開國太|祖一統天下分崩格局,建我大陳。歷朝歷代,有百年終者,也有二三十年的短命皇朝,大家嘴上雖說著‘千秋萬世’,但各自心知肚明,這天底下,從來就沒有千秋萬世的朝廷。”
這話實在是大逆不道,但從段嶺口中說出,卻是實情,且並無人能責備他。
“殿下是個明白人。”費宏德笑道。
“所以。”段嶺說,“我並不知道大陳的病,出在了何處,還請先生教我。”
費宏德答道:“土地。大陳的問題,歸根結底仍是土地的問題,要讓這個龐大的國家重新恢復生機,再撐個幾十年,解決土地之爭,乃是當務之急。”
段嶺道:“可我無法改革,如今大陳,是不能隨隨便便動的,一動起來,便會全盤崩潰。”
費宏德說:“確實,除非將整個國家推翻,從頭來過,否則江南江北計程車族,一聽見變法二字,便絕不會善罷甘休。歷朝歷代,凡是罔顧地方意願,決意進行變法的,絕無好結果。”
段嶺沉默良久,不能進行狂風驟雨般的變法,又想改變這個國家,挽救它免於走向覆滅的命運,要如何是好?
“我時常在想。”段嶺說,“如今遼國與大陳的衝突,已不如十餘年前激烈,耶律宗真在位之時,至少能確保十年內不開戰。而元人雖說喜好四處擄掠,只要防範得當,終究有一天,戰爭都會結束。”
“但哪怕不再打仗了,國內仍十分危險。”段嶺看著鄴城的百姓,冬日霧氣氤氳,這座城市經歷了將近半年的休養期,已逐漸恢復生機,道路兩側有商鋪開張,也逐漸形成了集市。
“對此您有什麼想法呢?”費宏德說,“老夫走過許多地方,也與各國帝君、權臣談過,其實大家對未來,都並無一個確切的辦法。”
“人生在世,不過是百年。”段嶺笑了笑,說,“能保住自己活著的一百年中不出岔子,便已是不易,身死後的天下該如何,沒有應對之策,倒也尋常。”
費宏德也笑道:“所謂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如此。”
段嶺說:“小時候讀《虞史》,見虞帝說,‘我要這天下,能有一種自行運轉的方式,就像一輛車,哪怕無人駕馭,也將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