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與共 (第1/4頁)
非天夜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相見歡 !
段嶺吃飽了,端端正正地把筷子橫過來,放在食盒裡面,蓋上蓋子。
“做飯就像做文章。”鄭彥在門外漫不經心地說,“講究食材之間的調和,而非一味辛、一味鹹,有時候還要探聽食客的出身,觀察他的臉,揣測他的口味,合適的,往往才是最好的。”
“受教。”段嶺笑著答道,“誰要是嫁了你,天底下哪裡也不想去了。”
鄭彥笑了起來,揶揄道:“食色性也,你若是跟了我,包你每天醒來就有吃的,躺下還有吃的,坐著時我餵你吃,上得床來,我還抱著你,餵你吃,都是人間吃不到的美味。”
段嶺知道一旦接了鄭彥的話,接下來勢必沒完沒了,被調侃的只有自己,只得硬生生轉了話頭,說:“做飯也像治國,治大國如烹小鮮。”
鄭彥過來收走食盒,換了一套文房四寶,放在段嶺面前,攤開題紙,說:“寫吧,卷子泡了水,陛下吩咐,今日重新會試一次。”
段嶺先前倒是想過這個問題,此刻點點頭,攤開紙,上頭是一句話: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
段嶺:“……”
這是《莊子雜篇天下》中的一段,非是四書五經的內容,別人讀沒讀過他不知道,但自己是讀過的。段嶺心道所有人的題目都是一樣的麼?出這種題?讓其他考生怎麼寫?
鄭彥也不說話,只是抱著懷裡的劍,倚在榻上打瞌睡,顯然是來監考的。
這已不是在考十年寒窗了,段嶺不禁又想起父親,當年父親喜歡道家。做飯,是治大國如烹小鮮;學武,是庖丁解牛;做人,是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過日子,是知足者富。
於是他也喜歡道家,讀了《莊子》,裡面有傳扶搖而上九萬里的鯤鵬,有七竅未開的混沌,有拖著尾巴在爛泥裡自由自在的烏龜,有不中繩墨的樹……
也有這段關於大禹治水的故事——“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
“櫛風沐雨”一詞,出處正在此。
“這是陛下出的考題嗎?”段嶺問。
“寫就是了。”鄭彥說,“我一個粗人,又不識字,怎麼知道?”
“你肯定識字。”段嶺哭笑不得道。
鄭彥笑了起來,說:“點中了狀元,我也拜你當師父。”
段嶺沉吟片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