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es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硬紙板粘的夾層,從中翻出了一本原主人的日記。
江曉媛哭哭啼啼地擦乾淨鼻涕眼淚,準備好好拜讀狀元那光輝的生平。
狀元剛開始寫日記的時候年紀還小,經常會長篇大論一些雞毛蒜皮,後來大概是懶了,行文開始變得三言兩語,只挑重要的事提兩行。
狀元的風格基本如下:
“X月X日,晴:今天在樓道里聽見四班那紅眼鏡酸溜溜地說要超過我,呸,做夢。”
“X月X日,陰:今天物理老師抄錯數了,還說我做得不對,老柿餅真不是個東西。”
“X月X日,小雪:今天有個弱智給我寫情書,話都說不利索,真急人,怎麼沒先找他家狗練練人話口語呢?”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江曉媛看得十分凌亂,對狀元就是她本人的這事有了點真實感——這熟悉的簡單粗暴風格。
到了最後幾頁,狀元漸漸地連日期也不寫了,只是偶爾留下隻言片語,更像是心煩意亂時的信手塗鴉。
江曉媛看見她寫道:“奶奶摔了,我爸在就好了。”
後面換了一種筆,似乎不是同一天的記錄,狀元隔著幾天,對之前的自己隔空喊話:“你爸早變死鬼了,別做夢了,自己上吧。”
後面“上學”還是“退學”的字樣糾結了一大片。
然後江曉媛找到了她最後一篇日記,鉛筆寫的,字跡已經被蹭得有點模糊了。
這是她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言語,一共兩行。
第一行寫著:“沒錢,不念了。”
第二行寫著:“我總有一天會出人頭地的。”
戛然而止。
之後狀元在鄉間打工也好,打理貧瘠的土地也好,大概是忙得不可開交了,漫長的紀念裡,她再沒有寫過一句話,她的整個少女時代都壓在這個運動會獎品的本子裡,藏在了悄無聲息的夾層下。
江曉媛從頭到尾看完,已經接近凌晨四點,她重重地吐出一口氣,把窗簾挑開一條縫,看著窗戶黑洞洞的背景下光怪陸離的冰花,只覺得“出人頭地”四個字壓得她喘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