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有點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一章字數不夠一萬,這一章補齊,依舊祝國慶快樂!
金殿上。
莫少珩拱手道,“啟稟聖人,臣近日觀我涼京百姓,男耕女織,安居樂業,是國泰明安之相。”
“但,我北涼的小孩卻多在街上游蕩,無所事事。”
眾人:“……”
小孩嘛,一天不跟猴子一樣到處跑,還能怎麼樣?
莫少珩繼續道,“自古以來,國昌而文盛,又或者說,文盛而國昌。”
“所以臣建議,讓我北涼的小孩,哪怕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小孩,也能從小有書讀,不求他們將來有多大的成就,但至少能識字算數,明理而不被人欺。”
“若是北涼,連小孩盡都能讀書識字,北涼繁華盛景可期。”
眾人:“……”
莫少珩的話也就那麼幾句,但卻描述了一個難以想象之景。
舉國上下,連小孩都能識文算數,估計東唐都沒有辦法做到。
莫少珩所描述的理想國,美是美,讓人嚮往,但……理想終究是理想,東唐都做不到,更何況他北涼。
莫少珩,竟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理想主義者,也對,文人多浪漫,老是想一些天馬行空的事情。
有人站了出來,“我北涼自槐山先生起,一直在大力推行文教。”
“但……”
但有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飯都吃不飽,哪有心思哪有力氣讀書。
莫少珩也知道對方什麼意思。
百姓一天忙天忙地為了生活生存,根本沒有時間讀書。
所以莫少珩才將物件定在了小孩身上。
第一,小孩是教育的最佳時期,等長大了,反而被生活所累,沒有了讀書的時間。
第二,小孩給家裡乾的那點活,不是說不重要,而是並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反而小孩活潑好動,父母費心照顧,花費的精力更多一些。
若是上學讀書,反而能讓家長做事的效率更高。
莫少珩沒說話,而是直接拿出了三樣東西。
一本《論語》。
一疊宣紙。
一支鉛筆。
前兩樣,殿上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莫少珩紙坊生產的宣紙和印刷廠印的書籍《論語》,買的人很多。
最後的小樹棍是什麼?
莫少珩說道,“百姓讀不起書,無外乎筆墨紙硯的價格昂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