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楊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而不學,雖無憂,如禽何”者,說文:“,愁也。”經傳通作“憂”。白虎通田獵雲:“禽是鳥獸之總名。”荀子勸學雲:“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注“是以”至“禽獸”。按:曲禮文。
學者,所以求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一),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注〕有其具,猶或不能成其事,無其志,必不能立其業。〔疏〕哀公問雲:“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白虎通號雲:“或稱君子者何?道德之稱也。君之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稱也。”按:“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於義可疑。下文雲:“顏徒易乎?曰睎之則是。”又云:“不欲睎則已矣,如欲睎,孰御焉?”又篇末雲:“立道,仲尼不可為思矣。術業,顏淵不可為力矣。曰:‘未之思也,孰御焉?’”然則學者患不求為君子耳,無容有求而不得者。今雲“有矣夫”,明與“睎之則是”諸文相反。御覽六百十三引鄒子曰“博學者,所以求為君子也。求而不得鮮矣,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全本此文,而“有矣夫”作“鮮矣”,疑鄒湛所見法言如此。文選曹子建與吳季重書,李注引此文作“求而不得者有矣”,無“夫”字,御覽六百七引亦同,尤不可通。明“有矣”必“鮮矣”之誤。今法言各本皆作“有矣夫”,蓋校書者習見論語“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據以妄改,與上文“吾未見斧藻其德”妄增“好”字例同。(一)“有矣”,習俗誤以下文“夫”上屬,與“有矣”連讀,汪氏仍之,而頗覺其非,故曰“於義可疑”,而以“夫”字為從前校書者所妄增。今正以“夫”為發語詞,與下文“未有”連讀,於義固無可疑,汪氏按語以為“有”當作“鮮”,“夫”字系妄增者,差矣。
睎驥之馬,亦驥之乘也。睎顏之人,亦顏之徒也。或曰:“顏徒易乎?”曰:“睎之則是。”曰:“昔顏嘗睎夫子矣,正考甫嘗睎尹吉甫矣,〔注〕正考甫,宋襄公之臣也。尹吉甫,周宣王之臣也。吉甫作周頌,正考甫慕之而作商頌。公子奚斯嘗睎尹吉甫矣。〔注〕奚斯,魯僖公之臣也,慕正考甫,作魯頌。不欲睎則已矣,如欲睎,孰御焉?”〔疏〕“睎驥之馬”云云者,說文:“睎,望也。”經傳多作“希”。論語:“驥不稱其力。”皇疏雲:“驥者,馬之上善也。”音義:“之乘,繩證切。”詩渭陽“路東乘黃”,毛傳雲:“四馬也。”晉書虞溥傳引此作“希驥之馬,亦驥之乘。希顏之徒,亦顏之倫。”文選李蕭遠運命論,李注引與今本同,惟“睎”皆作“晞”。“顏徒易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