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公子翬背主參加五國伐鄭 (第1/3頁)
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魯隱公沒想到,自己對公子彄挑戰國君權威採取了隱忍態度後,魯國卿大夫、大司馬公子翬也跳了出來,挑戰國君權威來了。
公子翬,姬姓,名翬,字羽父,魯國卿大夫,大司馬,掌管全國兵權,平時為人囂張。
此時公子翬之所以跳出來挑戰國君權威,一是魯隱公僅僅是一個攝政的;二是這位攝政魯侯對公子彄這樣的挑釁都能隱忍;三是有了讓自己表現以獲得戰功的機會。
原來,中原幾個傳統諸侯與剛搬來中原不久的鄭國發生了矛盾。
首先當然是鄭國到了中原後,仗著自己是王朝卿士的政治地位,先後滅了鄶國、東虢國、胡國等國,這讓傳統中原地區之長宋國非常不開心。
令宋國更加不開心的是,由於宋國前國君宋宣公薨前,嚴格遵循宋國一直以來的兄終弟及繼承製,將國君之位讓給了弟弟宋穆公。
按照這個制度,宋穆公薨後應由其嫡長子公子馮繼承君位。
但宋穆公卻認為當年自己的君位受讓於哥哥,自己應該將君位還給哥哥的嫡長子公子與夷。
為了確保公子與夷順利即位,宋穆公甚至將自己的嫡長子公子馮趕出了宋國。
於是公子與夷繼承了宋國國君之位,即宋殤公。
宋殤公雖然即位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堂兄弟公子馮對此憤憤不平,始終對國君之位念念不忘,所以對公子馮非常忌憚。
宋公子馮離開宋國後,一直呆在鄭國,並且得到了鄭國國君鄭莊公的禮遇。
宋國對鄭國一直看不慣,對鄭國如此重視公子馮更加不滿,一直想著找個機會教訓一把鄭國。
現在機會來了,鄭國內亂平定後,叛亂的鄭莊公親兄弟公子段死於非命後,其子公孫滑逃到了衛國。
衛國是宋國的傳統盟國,一直以來對鄭國也非常不滿。
公孫滑逃到衛國,請求衛國出面主持公道。
衛國本無意直接捲入鄭國內亂,而且鄭國內亂已經平定,鄭國又是大周王朝卿士,位高權重,動不動就調動天子王師來為自己站隊,還是不要惹鄭國為上策。
但偏偏這個時候衛國出現了弒君事件。
衛國此時正是州籲當政,州籲弒君奪位引發的國內輿論壓力非常大,為轉移國內矛盾,州籲決定發動一場對外戰爭。
正好鄭公孫滑逃到了衛國,請求衛國討伐鄭國。
州籲就以鄭莊公殺弟逐母嚴重違反人倫綱常為藉口,聯合了宋國、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