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調停不成魯桓公興兵討伐宋國 (第1/3頁)
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魯桓公的情報來得非常準確及時,他敏銳地判斷出鄭國有麻煩了。
如果此時自己能夠幫鄭國一把,那鄭國一定對魯國感激,魯國就可以重新加入當年的鄭齊魯同盟了。
而且,那個強悍的鄭伯去世後,這個鄭齊魯同盟,也許應該改成是魯齊鄭同盟,中原諸侯應該由魯國出面來主持了!
春秋到了這個時候,魯國作為周王朝的宗邦諸侯,理應展示一下大國風範。
所謂的大國風範,那便是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展示自己的形象,從而贏得諸侯國的普遍尊重。
霸主,不就是讓天子認可、讓諸侯服從的大國嗎?
魯桓公越想越認為自己的研判是符合整個春秋大勢的:鄭國之後,春秋江湖應該由自己魯國出面來噹噹霸主!
正想著,鄭國派出使者攜重禮赴魯國聘問來了。
鄭國來使兩個目的,一是通報鄭國新君即位之事,二是請求魯國出面調停鄭宋矛盾。
魯桓公聽說鄭國居然來請自己幫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些年來,由於王室與鄭國關係降至了冰點,魯國一頭是王室宗邦諸侯,一頭是鄭國同盟,夾在中間實在難做人。
到後來,天子多次來使,低聲下氣請求魯國站在王室一邊,這才不得已暗中幫助了天子一把。
結果把鄭國這個小霸王給惹怒了,終於在公元前702年招致鄭國、齊國、衛國聯軍打擊,損失慘重。
本來魯桓公還擔心鄭國因為內部鬥爭,新上任的鄭國國君鄭厲公會轉移國內矛盾,繼續打擊魯國,沒想到鄭厲公居然伸來了橄欖枝,那還不一把抓住?
更何況,鄭國新君即位,第一時間便派出行人通報魯國,這分明仍舊是將魯國當成盟國。
魯國的機會來了,以大周王朝宗邦名義,主持中原諸侯事務,成就中原霸主!
魯桓公頓時熱血沸騰起來!
“回去告訴鄭伯,寡人決定為鄭國的事,與宋國交涉,就請鄭伯等著寡人的好訊息吧。
”
魯桓公幹乾脆脆地對鄭國使者講。
為了調停鄭國與宋國的矛盾,魯桓公也算是努力了,他甚至還邀請了陳國和蔡國一起來做宋國的工作。
公元前701年9月,魯桓公約宋國、陳國、蔡國到折邑這個地方開會。
約定開會的那一天,宋國國君宋莊公、陳國國君陳厲公都親自參加了會議,但蔡國國君卻因感冒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