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塵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秦三世一百六十一年,即秦四世秦玥登基的同年離開這片大陸,從凡界飛昇去了“仙界”。
明院內亂很俗套,始於儲楊兩個大弟子,他們從最初的情同兄弟到後來形同陌路,這一切皆因一個女人。
兩人不和之際,東神州趁勢介入。
當時西琉秦軍因玄甲鐵騎和連弩無敵天下,東神州窺視明院工堂已久,一心想把“火榴器”弄得到手裝備軍隊。
若無名荒者尚在,憑明院和西琉秦氏皇朝的淵源,東神州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手。
但無名荒者已離開世間,而儲楊兩人水火不容,後人評論無名荒者之所以離開,是因為他看到這兩個弟子缺少超然的心性,終難成大器,故心存失望。
這種說法顯然是無稽之談,自相矛盾。
如果他是因為失望而離開,那麼他的超然從何而談,既然他做不到,又怎麼可能要求自己的弟子心性超然?
無名荒者為何離開,又去了哪裡,也許只有儲楊兩位弟子知道,可以肯定的是,這倆人都背離了師尊的訓導,明院最終被東神州瓦解,工堂的那些門徒流落世間,其後人大多成了匠人,而無名荒者建立的研論體系,也漸漸從歷史長河中消失。
如果明院工堂繼續存在,那麼,凡間的文明發展或許是另外一個軌跡,至少窗外的世界會灑下更多的星輝。
然而這一切都因明院的內亂而終結,工堂文明的火種雖然沒有就此斷滅,全因缺少引領而顯得無序,其發展相對滯緩了下來,直至最終斷代。
東神州得到“火榴器”後,就大規模裝備軍隊,很快強盛起來,至秦四世十七年,東神州已經有了和西琉域分庭抗衡的勢頭。
但東神州伏氏皇朝的目光是短淺的,工堂的存在沒有引起皇室的足夠重視,他們對待工堂,只是一味地掠奪、利用。
事實上,離開明院的工堂,已難有後續之力,不再是那個善於研論與創造的工堂。
無名荒者兩位大弟子的爭鬥,最終楊姓弟子娶到了那個女人,儲姓弟子則遠走東神州,但對明院來說,倆人其實都是輸家。
當然在這場實為兩國角逐的陰謀中,最大的輸家是西琉秦氏。
世間的事都經不起時間的洗禮。西琉秦氏和明院淵源之深,但秦四世秦玥卻坐視不聞明院那場內變。而那位儲姓弟子遠走東神州,受伏氏皇朝封為世襲侯爵,後人卻淪落為破落的貴族。
秦四世秦玥和東神州伏氏皇朝的伏五世伏篪都算不上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