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京城中這幾日談論最多的除了朝廷中最近的韋堅和皇甫惟明的大案之外,恐怕便是今年的梨花詩會了。
人人皆知梨花詩會是李適之和李林甫左右二相國的鬥法之所,自第一年舉辦之後,之後的兩年時間,真正的詩文大家和長安名士已經不屑於參加,因為他們不想淪為兩位相國相互爭權的工具;所以往年的梨花詩會名氣大於內容,雖挑頭召集的是當朝左右相國,但參加者大多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或者是一些想從中覓得良機投機上位的落魄文人。
但今年卻大大不同,朝廷上,李林甫和太子一黨的爭鬥已經不在遮遮掩掩;朝中的勢力已有涇渭分明之態,人人將李適之看做太子一黨,而朝中重臣均已各自站好隊伍,雙方勢力也已經在韋堅和皇甫惟明一案上交上了火,便再也沒什麼好顧忌的了。
事實上,本來以為韋堅和皇甫惟明一案會弄得不可收拾的李適之等人,在朝廷上奮力相博,沒想到居然有了個不錯的結果。韋堅和皇甫惟明雖然被貶出長安,但和預想的糟糕的結果已經大大不同。
要知道李林甫楊慎矜等人彈劾的可是“欲謀廢立”的重罪。這樣的罪名和謀逆也沒什麼兩樣,砍頭抄家都還是輕的,株連九族才是這罪名成立後的下場。然而現在的結果僅僅是貶出長安,這無疑給了李適之等人巨大的信心。似乎這預示著李林甫在皇上心裡也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於是乎,今年的梨花詩會,不少朝中重臣也不再避諱接受邀約前來;反正立場也明瞭,何不乘勝追擊在詩會上再給李林甫重重一擊呢。
更何況今年的詩會不僅是有這個看點在,這幾日京城中流傳著一名出身坊丁的名叫王源的人寫的兩首詩。在長安名士們之間贏得一致的好評,而這個王源也要參加詩會,這無疑是另外一大看點。
很多既無心參與太子左右相之間複雜爭鬥,只醉心於詩文山水之間的名士們也被吸引而來,這更是絕無僅有的。這些人對詩文的愛好勝過爭名奪利,在長安詩壇連續失去孟浩然和賀知章兩位泰斗的情形下;在李太白掛冠而去不知所蹤的情形下,他們對這位新冒出來,寫出兩首極好詩文的王源充滿了好奇心。
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梨花詩會終於到來。
二月初三日,梨花詩會的舉辦地,平康坊的第一大青館梨花館大門前張燈結綵,紅毯從門口一直鋪到了內宅,佈置的像是過節一般。
眾所周知,平康坊是長安煙花聚集之地,大唐朝並不禁止官員逛青樓,故而平康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