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玫毒 (第1/3頁)
分解鼻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玫毒,一種由赤紅螺旋體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的STD。
梅毒,一種由蒼白螺旋體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的STD。
玫毒、梅毒,兩者讀音相同,有著相同的地方,比方說傳播方式、也有著不同的地方。
從被發現的時間來看,玫毒比梅毒晚得多。
據說,梅毒的第一例患者就是十五世紀的大航海家哥倫布,是他把梅毒從美洲帶回歐洲,最後也死於梅毒。
而玫毒則是二十一世紀初,從一個被遺棄在公共廁所的嬰兒身上發現的,最後在十三年後死亡。
於是就有一種說法是:玫毒是梅毒進化而來的。
但另一個說法卻反駁道:進化進化,總是要有某些方面在“進步”,而不是“退步”,起碼也要變得更復雜,而這個玫毒,在大部分“毒”的方面不如梅毒,甚至可以說是過於簡單。
一旦一個人得了梅毒而不及時治療,那麼根據時間先後出現在他身上的症狀則會有:硬下疳、近衛淋巴結腫大、皮疹、粘膜損害、脫髮、骨關節損害、眼相關炎症、心臟病等。
隨著病情加重,全身出現不適症狀,逐漸影響正常生活,甚至死亡。
然而玫毒卻只有一種症狀,在出血的傷口附近形成一圈如花瓣般把傷口圍住的不痛不癢的紅色皮疹,以傷口的深淺和大小,形成的皮疹也會有著不同的顏色深淺和數量,看起來就像是面板上印了一朵玫瑰花,所以也被稱作為玫毒。
玫瑰隨血而生,但不會因停止流血或是傷口癒合而消失,是永久存在於面板上,即便是把那塊面板挖掉換上另一張從自己屁股還是哪裡移植過來的面板。
畢竟,受傷出血就會長,挖掉一朵,反而會長出一朵、甚至兩朵、三朵、四朵……更加鮮豔的玫瑰。
同理,紋身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除非全身都紋黑,用墨水強行覆蓋,但這或許比身上長玫瑰更顯眼、代價也更高。
因此,玫毒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危害,症狀無痛不癢,比起感冒還要輕微。
於是,有些人就認為玫毒其實梅毒的退化了,又或是說梅毒其實是從玫毒進化而來的,是先有玫毒,才有梅毒。
至於為什麼發現時間比梅毒晚那麼多,這就眾說紛紜了。
有人說是全球變暖南北極的冰川融化,把這種原始人時代的STD釋放了。
有人說是南美洲的大猩猩傳染給當地土著人,土著人又傳染給來拍攝他們原始生活的電視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