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 (第5/37頁)
王晉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問:
“馬上要開始實驗了,緊張不緊張?”
小丫笑著搖頭,想想又老實承認:“多少有一點吧。”
“嘎子你呢?”
“我是嘎子我還能害怕?電影裡那個嘎子對著小日本的槍口也不怕。”
“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有預案嗎?”
嘎子說:“有,舅舅和孫叔叔已經講過了。”
小丫則老老實實地說:“爸爸說,讓我一切聽嘎子哥指揮。”
秦若怡笑著拍拍小丫的後背:“好了,你們去吧。”
兩人又跑步回到大廳中央,小孫跟著過去。已經到時間了,小孫幫他們爬到舷梯上,擠進球艙。畢竟是單人艙,雖然兩人都是小號身材,坐裡面也夠緊張的,嘎子只有半個屁股坐在座位上,小丫基本上是半側著身子偎在嘎子的懷裡。關閉艙門之前,小孫對他們細心地重複著注意事項,這是最後一次了:
“艙內的無線電通話器有效距離為5000公里,足以應付意外情況,不必擔心;密封艙內的食物、水和氧氣可以維持七天的生存;撥出的二氧化碳由回收器自動回收。艙內也配有便器,就在座椅下面,大小便(以及漱口水)暫存在密封容器內,以免汙染異相空間。
“球艙的動力推進裝置可以完成前進及下降時的反噴減速,不能後退和轉彎。但燃料(無水肼)有限,只能保證三個小時的使用。
“萬一球艙‘重入’地點比較偏遠,不要著急,它帶有供GLONASS(伽利略全球定位裝置)識別的訊號發生器,總部可以隨時掌握‘重入’地點。但要記住,你們沒穿太空服,在確實斷定回到地球環境之前,不要貿然開啟艙門──誰也不知道異相空間裡究竟是什麼情況。”
這些實際都是不必要的謹慎。按以往的實驗情況,球艙會在一納秒後即現身,位移距離不會超過10米。所以,艙內的物品和裝置其實根本沒有用處。但作為實驗組織來說,必須考慮到所有的萬一。
小丫乖乖聽著,不住點頭。她打心底沒認為這實驗有什麼危險,但小孫叔叔這種“訣別贈言”式的諄諄囑託,弄得她心裡毛毛的。扭頭看看嘎子哥,那渾小子仍是滿臉的不在乎。嘎子向小孫揮揮手,說:
“我早就把這些背熟了,再見,我要關艙門了。”
他手動關閉了艙門和舷窗,外面的小孫向指揮台做個手勢,開上舷梯車駛離場地中央。
球艙孤零零地懸在空中。在它的正下方周圍有一圈10米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