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3/4頁)
哈尼大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玉生尚在襁褓之中,我當時已經記事,乃是七歲光景。”
王融提筆在左邊寫下了撫養開支括號一十三。看兄弟兩人皆是不明所以的樣子,又在數字後寫了行小字——撫養年數。董平是去年行的冠禮,七歲被舅家撫養,這樣算下來,舅家撫養了他兄弟二人近十三年。
在這十三年裡,大唐的物價水平不相等同,真算起來也是夠嗆。好在王融當初統計資料的時候,為了換算方便,按照不同的時間節點,將單位貨幣的購買力條列出來。比如十三年前,一兩銀子價值三十石大米,而去年,一兩銀子能允還的大米就縮水成了二十石。遇上時局動盪和荒年,一兩銀子能允換的數量就更低了。
王融私下裡還拿這些資料做過物價模型,時間追溯到中宗時期。是以往前推十三年的物價,於她並不多艱難。略微思考了一下,她就在抬頭“一十三年”的下列,劃出了十三個分項小格。每列抬頭分別是當年單位貨幣的購買力。每一個小格又豎向地劃了四小格。抬頭分別記錄下“衣”,“食”,“住”““行”。
董平二人從來未曾見過如此奇怪的記敘方式,但約莫明白王融的用意。是在王融問他這些年的一些生活時,也能儘量詳盡的表述。後來連帶的董玉生也加入了進來。
王融令拿了賬紙將兄弟的表述一筆一劃記錄下來,最後將總數字填入對應的“衣食住行”小格中。
隨著數字的累加,總數額也在不停地增加。越到後來,兩兄弟沉默的時間愈久。董玉生臉上的憤懣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對往昔的追憶。
兄弟倆在舅家也是有過一段美好的回憶的。只是時間荏苒,物是人非。
王融的心算非常快,不過一盞茶的時間,就將資料統計出來了。兄弟二人看著“合計”一欄頗為駭人的數字,默不作聲。
“我手上有一份歷年城南商鋪的經營情況,因為距離不遠,所以有些資料倒是也能用,我給你們列出來做個參考吧。”王融在“撫養開支”的另一端寫下“商鋪盈利”。如法炮製地將相關資料填進去。
這下不要提董家兄弟,即使是一直在旁邊裝好奇寶寶單位岑文字都能比對出結果了。
“玉生,其實你舅舅家這些年也不容易……”小白兔紅著臉期期艾艾地開口。
董玉生白著一張臉,嘴唇顫抖,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董平的行動力就強多了,他扯過弟弟,衝兩人抱了抱拳,轉身走了。沒走幾步又折身返回,給王融作揖,語氣懇切道,“平謝過小師妹點撥,免我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