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2/5頁)
哈尼大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飽受虐待的老叟,前腳剛把舉報信糊在“誹謗木”上,後腳馬上就被各色小廣告淹沒。
他所訴求的事情自然也就沒有迴音。
等官方發現老叟的訴求,人墳頭草長出都一大截了。
這件事情一經爆出,自然引發了民眾強烈的不滿。
負責察舉的官員“引咎辭職”,尚不足以平復民憤,濮陽城內一系列“倒商”運動尚在持續中。
孔先生一本正經地將事情的前情闡明,臨了丟擲問題。——如果你是濮陽府處理此事的官員,你會怎麼做?
這是個蠻開放的問題。有人稍作思考就提出了“嚴懲犯事商家,明令禁公物私用”的觀點。
他認為,在這一事中,犯事的商家是導致老叟逝世的一大重要原因,必將受到嚴懲。只有嚴懲了首犯,民眾的怒火才會平息。同時為了保障未來再無此類事件發生,應該明令禁止商家這些個行為。
然後馬上就有人站起來反駁,“首倡者不怪,官家不怪,竟將罪責統統歸於一跟風者,豈不可笑?”
“在我看來,要為此事負絕大部分責任的乃是負責察舉的官員!身在其位,不謀其職。因己疏忽,導致人命官司,又豈是如此簡單就能了結的?”
言罷,陸陸續續又有許多學子起來發言,觀點各不相同。
王融在一旁聽得是興致勃勃。
要她說,懲罰措施是絕對不能少的,不說罪名的多少,單是從安民的角度來說,就十分有必要以此證明官方的“公正性”;而在老叟的事情上,官方未施援手只是次要原因,老叟長期受虐待才是導致悲劇的主因。不能旁落罪證。
孔先生對這堂課的“課堂氣氛”還是非常滿意的,聽得學子們觀點不一的解決辦法,稍加評點後道,“世上解決問題的方法千千萬,沒有水平高下之說,端看合不合適罷了。濮陽府之事未有先例,要如何做,我們且看著吧。”
聞言,有訊息靈便的馬上追問,“聽說黜置使已在趕過去的路上,有濮陽的事情擋在前頭,府學舞弊案該是了結了吧。”
這件事在座的都是全程圍觀,有些家裡還牽扯頗深,說不關注那是不可能的。
面對一眾“先生快來報個料”的期盼,孔先生眼皮也沒抬,“什麼事情都問我,就沒點自己的判斷?多看多思方是處世之道!”
言罷,提著上交的習題冊便出門去了,留下那學子滿面通紅地立在原地,好不尷尬。
這麼大火氣?不會是陳家又有變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