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五年轉瞬新岔路口 (第4/6頁)
快穿狂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年代世界上就已經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件羽絨服,但國內正式開始製作羽絨服要到七十年代。
最初主要是用作登山探險。
所以她提供的技術也算新技術。
不過因為紡織廠這邊暫時拿不出合格的布料,所以也只能先嚐試做了幾件不怎麼合格,還經常跑毛的羽絨服,然後孫廠長就自己給自己開了封介紹信。
出去尋找合格的面料了。
高芸本來是想提供技術支援的,但上網一搜之後發現太複雜了,再加上考慮到她一直能提供各種各樣的技術,也確實有些不大正常。只侷限於養殖的話還好些,各方面都涉及那就太奇怪了。
好友再多也不能各行各業都有。
所以後來她就沒多事,讓孫廠長自己去折騰吧,按理講應該是能找到合適布料的,無非就是成本高低問題罷了。
有了高芸這邊的技術支援,平河大隊養鴨業務發展的也是如火如荼,並且不到半年,鴨蛋產業就基本追上了小高大隊的雞蛋產量,不過也基本發展到了瓶頸,畢竟他們大隊的河流就那麼大。
如今這麼多鴨子對河流已經產生了一定汙染,再多的話各方面都不支援。
不過養鴨場也算是建了起來。
有了大隊企業。
之後其他大隊的大隊長也有積極過來尋求高芸的幫助,希望高芸能給他們指點迷津,幫他們大隊也找個好行當。
高芸則在陸續提供了些種蘑菇,養鵪鶉等技術後,表示自己好友已經被她掏空了,沒有任何新技術了,還有大隊想搞相關產業,讓他們自己互相學習。
但不管怎麼說,如此五年之後,他們整個縣,包括縣下面的那些個大隊。
發展的都相當不錯。
屬於附近幾個縣當中最富裕的。
食品廠也成為本省有名的食品廠。
而這已經基本到極限了,即便幾十年後,很多廠子也只能在本地,或者說本省本市發展,出了本地步步維艱。或者說離了本地,都沒幾個人知道有這麼個食品廠,這麼個產品,這麼個品牌。
在原材料以及物流宣傳等各方面都受限的情況下,他們透過五年時間的發展,把食品廠發展到能銷往全省各大供銷社的規模,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了。
高芸雖然還是副廠長,但現在她這個副廠長與五年前相比,那可是有著質的飛躍。五年前只是個百人小廠的副廠長,而現在則是個八千人大廠副廠長。
各方面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