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了,世襲官身不能升轉,想要升轉,就得考取功名。」

「臣欠考慮了。」申時行再俯首領命,他發現自己可能給自己挖了個天坑!成功的標準不同,按照申時行成功的標準是種下茶樹收茶,五年就可以採茶,就算是成功了,所以他的想法是給個官身,鼓勵前往。

但陛下的標準是,形成穩定的產業,這一個個茶園,分明就是一根根統治地方的基石,這可不得六十年的時間?

陛下做事情,看的總是更加長遠,每一個茶園形成,就像當初的黔國公府的沐園一樣,大大增強向心力的存在。

申時行不得不承認,陛下慧眼如炬。

在朱翊鈞看來,這種差異,其實是種地和不種地的區別,朱翊鈞對農桑之事格外的關注,他知道這件事能行。

貴州銅仁府梵淨山有一個茶園,叫東海堂茶園,其先祖是在唐中晚期,為了躲避戰亂,逃到了貴州,祖祖輩輩開闢茶園,歷經四代,六十年,才初具規模,歷經四十餘代,傳承至今,成為了銅仁府為數不多的漢人士族。

東海堂本來該是某個徐家的分堂,可是時光荏苒,東海徐氏都不記得自己究竟是從哪裡遷來了,只說自己是東海徐。

「申巡撫,就是朝廷不給,這官身在那邊也是世襲的,比如這東海徐氏,就是銅仁鄉試中舉的常客,自正統三年至今,徐氏就出了三十多個舉人,即便是不是他們自家人,也是沾親帶故的門生。」朱翊鈞又補充說明了自己給官身的原因。

朝廷不給,也是世襲罔替的,因為教育。

銅仁,東海堂徐氏在正統年後,一百三十年的時間裡,出了三十多個舉人,兩名進士,掌握了生產資料的徐氏,在教育上擁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可以說整個銅仁的科舉,不是徐家弟子,也是從徐家出來的門生。

朝廷對此非常清楚,並且鼓勵這種行為,因為雲貴川黔這些地方,土司的勢力還是過於強橫了些,漢人士族的擴張,對大明朝廷在當地的統治,是有利的,都說卸磨殺驢,這改土歸流的面還磨完,沒有殺驢的道理。

「你的這個想法很好,但執行的時候可以更大膽一些。」朱翊鈞給這篇奏疏最終定性,可以執行,但給的條件還是不夠豐厚,這可不僅僅是重賞了,這等同於族譜單開了一本的大事,而且還有世襲官身,雖然只是個正九品的農官。

對於官場而言,正九品連芝麻官都算不上,但對於百姓而言,正九品就是官人丶官老爺,是階級躍遷。

在申時行的規劃裡,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朕真的不務正業

朕真的不務正業

吾誰與歸
萬曆元年正月十九,萬曆皇帝朱翊鈞,打量著面前的鐵三角。第一位盟友面相頗為和善,她是大明的太后。第二位盟友只是個太監,他的職責是磕頭。第三位盟友就是個權臣,他看..
武俠 連載 84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