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6/6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亂世河山者,必定是張士誠。
陳國瑞隨朱元璋出征之後,這被列為軍事要地的大街又安靜下來。
今日過分炎熱,陳標帶著吵鬧不休的弟弟陳樉,與雙雙被留下來的堂兄陳文正(朱文正)、李保兒(朱文忠)泛舟湖上。
大船靜靜停在湖中央。陳文正帶著陳樉去船尾釣魚,李保兒拿著一本書皺眉小聲讀著,被陳文正大吼好吵,把魚兒吵走了。
陳標坐在船舷上,光著的小腳丫劃拉著湖水,聽陳迪報告蒐集的各地文人騷客新做的詩文辭賦。
打探來的情報可能經過了偽裝,但文人們創作詩詞歌賦的時候只會誇張,不會刻意撒謊。
在宋朝時,遼、金、西夏等國就有專門的人蒐集宋朝文人的詩文辭賦,從中分析宋朝國策、朝中爭鬥、各地情況。
陳標還是個孩子,無法遠行。他便效仿前人,收集各地文人詩詞歌賦,與打探來的情報相互映證。
陳標聽著那些盛世歌謠,小腳丫一抬,帶起一串水花:“連年大災,張士誠每年給元大都輸送十一萬石糧食,還能保證浙西百姓衣食無憂。迪叔,咱們浙東的地不行啊,長的糧食比浙西的地少太多了。”
如今天災人禍,浙東一畝良田一年出產糧食淨重不到十石。
若按照浙東畝產量,十一萬石糧食,就算全是良田,也需要一萬畝地,即六千六百平方公里地。
而張士誠所佔領地方面積,不過十餘萬平方公里。摳掉山川河流灘塗城池,良田能有多少?
浙西糧食畝產量可真高啊,呵。
陳迪笑道:“大概文人的筆桿子上滴落的墨水,比農人辛勤耕作的汗水更能肥地吧。”
陳標看著湖水的漣漪,腮幫子鼓鼓。
他不喜朱元璋。
但元末亂世這個比爛的時代啊……
在陳標“羨慕”浙西的糧食畝產時,浙東溫州也有一群文人正在討論這件事。
與避朱元璋如蛇蠍的主流文人群體不同,這一群文人已經打包好行李,正準備啟程去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