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祖(三) (第3/40頁)
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謂之"小丟紙"。
此"丟紙"即滿洲喪禮。既有"小丟紙",自然還有"大丟紙"。張宸又記世祖梓宮移往景山壽皇殿的情形:
有鞍馬數十匹,刻金鞍轡鐙;鞍首龍銜一珠,如拇指大;鞍尾珠之,如食指大,背各負數枕,備焚化,枕頂亦刻金為龍銜珠,如鞍首,共百餘。
駝數十匹,繁纓垂貂,極華麗,揹負綾綺錦繡,及帳房什器,亦備焚……近靈輿,各執赤金器、金瓶、金垂壺、金盤、金碗、金盥盆、金交床椅杌等物,皆大行所曾御者,亦備焚。
這就是"大丟紙"。不過為小宛發喪,"大丟紙"大到燒兩座宮殿,此真古今奇聞。董小宛以秦淮校書而身後如此,泉下有知,亦足以自豪了。
其次是百官服喪,吳詩於此頗致譏刺,在"紅顏尚焦土,百萬無容惜"句下接寫:"小臣助長號,賜衣或一襲。"所賜之衣,無非青布孝袍,與上文對看,蓋見喪禮奢靡過甚。此下又有"只愁許史輩,急淚難時得。從官進哀誄,黃紙抄名入。流涕盧郎才,諮嗟謝生筆"等語。本來除太后外,后妃之喪,外臣不進哀誄,此為例外。又張宸記"端敬皇后喪":"舉殯,命八旗官二、三品者,輪次舁靈,與舁者皆言其重。票本用藍墨,自八月至十二月盡,乃易朱。先是內大臣命婦哭臨不哀者議處,皇太后力解乃已。"所描寫的情況,猶過於《湯傳》。按:票本用藍墨自八月至十二月盡,則為百日。清制:大喪百日而服除。小宛之喪,竟與孝端大喪禮節相同。
至於殉葬之說,不見官文書記載,但玉林弟子行峰作《侍香紀略》雲:"端敬皇后崩,茆溪森於宮中奉旨開堂,且勸朝廷免殉葬多人之死。"則確有殉葬之事。《湯傳》所記"共三十名",或者如行峰之師兄茆溪森不加勸諫,則所死者猶不止此數。
其次是世祖手自削髮,這一點非常重要,證明出家之說,自有由來。同時從吳梅村的詩句,以及官文書中,可以推斷出許多未為人知的事實。我可以這樣說,世祖本人已經削髮;十八年正月初二日,又幸憫忠寺,為太監吳良輔祝髮,心史先生謂此為"代帝出家",實則不然,吳良輔是日後世祖出家五臺山時,預定留在那裡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