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昔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追殺他的事情,他做的可能性極小。
皇家還有個八賢王,不過他風評比皇帝更好,他探查過,表裡如一的君子一枚,雖然是他保的媒,他做的可能性也極小。
那麼剩下的,就是太后和樂平公主了。
樂平公主畢竟身在閨中,她的訊息很少,不過嫌疑也不高。只因當日他見過公主一面,樂平公主因為比較受寵,所以性子難免有些驕傲,卻並非恃寵而驕之人,當日氣急了也並未遷怒宮人,看著並不像那種斬草除根的心狠手辣之人。
最後是劉太后。民間對這位太后的風評很好,畢竟養育了一位出色的皇帝,加上每日禮佛,葉虞也有些吃不準,只是聽聞她的貼身太監郭槐有些跋扈,可這……並不能定論。
直到昨日,包大人放糧回來,帶了一位義母回來。
他也是興起讓系統查了一下這位“義母”的身份,卻沒想到,裡面還牽扯了這麼多皇家秘辛,看來這劉太后,也沒有想象中的那般虔誠。
怪不得每日禮佛,不過是為了求心中安寧。
不過也不能完全肯定是她做的,畢竟凡事,都要講究證據的。
所以等到白玉堂再來別院的時候,葉虞便請求他帶他去見包大人,當然原因並不是這個,是為了他被追殺一事。
他也是大宋百姓,被追殺,找開封府尹報案,實在太過正常的事情了。
包拯其實有些猶豫該如何做,這件事情牽扯太多了,並不是他一個小小的開封府尹能夠干涉的事情。可是如果放任不管,他又實在於心難安。
為官,如果只是為了求自身安危,又何談他人安危?百姓又如何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給你呢?所以他想了想,還是決定管上一管,不過是一條性命。
包拯能夠這麼得民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他帶著“義母”回了開封,不過此事還應當從長計議。
不過他還未想到如何解決,一個他意想不到的人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並且聽展昭說,人是他救下的,還失憶了。
陳世美,這個名字在他離開開封府的時候,還是聽聞甚多的。
當初還有些可惜,他雖不是這次考生的主考官,卻是見過陳世美的文章的,不談人品,此人確實有真才實學。
而那探花雖說有幾分才學,卻是世族子弟,對民生卻談及甚少,只是一篇錦繡文章而已。
不過他也沒有太過注意此人,不是同道中人,不相為謀。
後來就是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