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走向戰場 (第3/5頁)
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被西宋官兵搶回來的肉食是極多的!大周境內鄉村的食品豐富程度大大出乎了西宋官兵的預料,哪怕是最普通的富農(大周境內好像沒有中農和貧農),家裡面也儲存著大量的醃肉、牲畜和家禽。
肉食似乎是他們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不過陳友諒、陳友仁他們卻不能放開了吃肉,主要是肚子受不了……他們這種普通軍戶家庭的子弟,一年都難得吃一回肉。
有那麼窮?
當然窮了!
如今可不是西宋開國初年了,荊楚一帶的普通軍戶根本不可能有百畝田莊了。能有個二三十畝土地,那就算是富裕的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當然是蒙宋百年戰爭消耗了西宋軍戶和槍大夫的財力——萬里遠征而無所獲,那是足夠讓一個地主之家破產的!
此外,豪門軍戶的大量出現,也是造成普通軍戶失去土地的一個原因。
因為西征的開支無法得到補償,許多普通軍戶就不得不將土地抵押給豪門軍戶,自己則變成了豪門軍戶的佃戶。
西宋朝廷可以發德政令宣佈軍戶和普通地主、商人間的土地交易無效,卻沒有辦法用同樣的辦法對付豪門軍戶。所以就只得承認交易有效,眼睜睜看著土地越來越集中。
不過因為軍戶高人一等,也有上升的可能,並且由於滑膛槍時代到來造成服役成本下降,所以到了西宋建國200多年時,西宋朝廷還是有兵可用的。當然了,西宋在200多年前實行的打靶取士,也保證瞭如今還有兵可用。
雖然還有兵可用,但是當兵的人卻一代比一代窮,而且也一代比一代危險!
一群夢想著出人頭地,但是總也沒機會的窮人,人人有槍,這事兒……不對啊!
一幫窮軍戶和窮槍大夫默默吃完了饃夾鹹肉,不久後各隊隊長吹響了集結的哨音。士兵們紛紛起身,按著班排列陣,列隊完畢,各隊的隊長就開始檢查士兵們的裝備和乾糧。
裝備很簡單,一條燧發槍,一把套筒刺刀,一條子彈袋,一個火藥壺,一個鉛彈盒,一個裝水的葫蘆等等。
燧發槍和套筒刺刀通常是兵士自備的,不過燧發槍的口徑有統一的規定,以便統一配發鉛彈。
鉛彈和火藥都是朝廷提供的。士兵們則會自制紙殼彈,以方便裝彈。自制的紙殼彈都插在子彈帶上,按著規定至少要準備24發。
除了這些尋常的裝備,還有一部分士兵會攜帶幾枚手炮,也就是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