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以竇大夫的見識,他也只能分析到,藥方“有可能”化去腸癰。
面對老太太的提問,他猶豫一下表示,“方子我看不太懂,但是應該無大礙。”
你放心吧,這藥就算治不好人,也吃不死人。
老太太的心裡,其實很願意相信李永生——這孩子看眉眼,就像個有本事的,長那麼俊,怎麼可能沒本事?
她只是為自家的外孫女擔心罷了。
聽到竇大夫這話,她將藥方塞到蔣看海手裡,“速速去買,記得去同仁堂……貴點無妨。”
同仁堂在京城的名頭極響,是四百多年的老字號了,全國有多個分堂。
藥還沒買回來,小桔醒了過來,她一睜眼睛,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好餓。”
尹夏荷扭頭看向李永生。
李永生搖搖頭,“不能吃飯,最多喝點米湯,等千年老參買回來,可以多喝點那個,三日之內都不許吃飯,一旦吃飯,前功盡棄。”
“沒錯,”竇大夫點頭附議,“腸癰就是吃喝不當引起的,孩子現在身體虛弱,不吃沒元氣,無法調和陰陽,用參湯吊著是最好的。”
他在太醫院,其實挺忙的,按說這裡不做手術,他早就該離開了,但是他很想親眼看一看,腸癰嚴重到這種地步,還是個孩子,怎麼就能治好了?
太醫院每天救治的傷患極多,但是歸根結底,他們是為權貴服務的。
說得更難聽一點,太醫院之所以向黎庶開放,就是為了吸取救治的經驗,在平民老百姓身上練手,以便更好地服侍貴人。
醫療這個行業,原本就是如此,知識再多學歷再高,沒用,這是個經驗型的行業,沒有足夠多的患者,練不出醫生精湛的手藝。
所以竇大夫硬生生地等著蔣看海抓回了藥,看著他把藥熬好。
一劑藥下去,小桔的病情就有所好轉,雖然肚子還疼,但是狀態明顯好了很多。
李永生收起針盒打算離開,蔣看海卻不想讓他走,“再等一等吧,萬一有反覆呢?”
他是真的怕了,前幾次治療也是這樣,孩子狀態看起來不錯,說不行就不行了。
“再等我就回不了修院了,”李永生搖搖頭,很自信地回答,“你放心好了,今天沒事了,明天帶孩子去找我,我再給她行針。”
“回不去修院就住下唄,”尹夏荷毫不猶豫地建議,“家裡是小了點,你不喜歡的話,可以住旁邊的客棧,費用什麼的,你不用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