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們臉上的笑容卻是發自內心的。
帶著千萬般的感慨。陶恩培來到了西王府外,門外百餘名西殿參護在此處巡守,卻無一人在此迎接自己。陶恩培心頭微微有些失望,但想自己一個失了衡陽的人,也沒什麼臉面要人家八抬大轎的來接。
宋鋒、蘇冀上前向門口參護統領交了公文官照後,自有西殿參護進西王府內稟報。陶恩培下了馬車。便在府外等候。
才下馬車,便有數騎駿馬飛馳而至,上面的人穿了太平天國的官服,頭戴紅風帽。風塵僕僕的下了馬來,早有西殿參護前去牽馬。那人卻不用西殿參護稟報,徑直入了西王府,也沒有參護阻攔。
陶恩培很是好奇的問身旁的蘇冀道:“這人是誰?不用通稟便可入內?”
蘇冀緊了緊身上的袍服道:“這位大人便是輿宣司的王韜王大人,那《蘇南時報》便是他主持刊行的。”
陶恩培哦了一聲,那報紙路上他也曾向蘇冀借來看過,其上內容貫穿古今,涵蓋中西,多有議論時政,抨擊滿清的言語,言辭鋒利而令人心折,饒是陶恩培自覺已經是反叛之人,但那報紙上的言論卻是字字誅心。
“原來他就是王韜,果然是儀表堂堂。”陶恩培捋著頜下鬍鬚輕嘆道。
“陶老先生,以你的文采也可以給那報紙投稿的,只要報紙的主編們稽核過,也一樣可以刊在報紙上,流傳言語於民間的。”蘇冀淡淡一笑說道。
陶恩培嗯了一聲,似乎有些意動,但還未答話時,卻見一輛西洋馬車施迤而來。這西洋馬車與中國馬車不同,車棚乃是方形黑sè的,其上還有透明的玻璃窗,沿路而來陶恩培也多次看到這種馬車,但總覺得這馬車不似咱們國中馬車那華蓋頂來得有意境。
馬車在西王府門口停下,上面下來一中一西兩人,中國人穿著太平天國的官服,也戴了紅風帽,而那西洋人卻是一身燕尾禮服,高高的禮帽和文明杖拿在手中,一頭的金sè頭髮,讓陶恩培第一次近距離見到了洋人。
這兩人下了馬車後,令陶恩培想不到的是,那太平天國的官員cāo著一口洋文和那洋人說著什麼,兩人經過陶恩培等人身邊時,只是微微頷首算是打個招呼,然後兩人便面帶憂sè,一路說著也進了西王府。
陶恩培又是一臉的好奇,這次還沒等他開口,蘇冀便道:“陶老,你是不是想問這兩人是誰?那位大人是咱們西王府工部尚書徐壽,他在上海墨海書院求學數年,又多跟隨李善蘭老先生翻譯中外典籍,洋文可是說得極為利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