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純意識空間 (第1/3頁)
壬寅陸子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不知道外界發生了什麼。
陸子期目前處在意識清醒的狀態,至少讓他有足夠的能力沉靜思考。
如果沒錯的話,這應該是他第二次來到這裡。
首次意識離體的時候,陸子期的意識在離體後,轉移至載體晶片前,可能也有過短暫的片刻處在這個空間當中。也即是子車一他們試圖與他意識對話,卻無法成功建立溝通的那一小段時間。
當時陸子期跟著維生艙的提示,專注於感受體內能量流動,寂靜之中他並不敢有自己的動作,只是繼續等待提示。
陸子期和九文華認真交流過這次意識離體經驗。青盒專案一直以來也會記錄體驗者口述的預檢感受。
大家的說法基本大同小異,都是感受一段時間的能量流動,能量彙集一處後繼續靜等,不知覺間在寂靜中便會響起意識溝通提示,等待時長的感受因人而異。
陸子期以為自己第一次意識離體可能只是比別人等待的時間長了一些,畢竟後來無數次進入青盒,他都沒感覺有什麼不對勁。
不過意識離體後,在沒有載體的情況下,究竟存在於什麼空間?
僑雅可說過,當年Y計劃長期努力的一個研究專案,就是為看不見摸不著的人類意識尋找合適的載體,這也是她研製出晶體晶片的重大意義所在。
當人類以意識形態存在,沒有五官,沒有五感,沒有實體,這樣的狀態下,怎麼證明意識是存在的?意識所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陸子期在虛無之中,嘗試變幻自己的狀態。
這裡沒有任何實體意義上的限制,但為什麼只有黑暗,或者說我為什麼會認為這裡是黑暗的,這裡究竟有什麼?
難道是因為我在維生艙的黑暗環境內?意識已經離體,我的肉體感官處在黑暗之中,意識便不能感受到任何可見事物了嗎?
還是說,我的意識就在自己體內?只是暫時失去了同大腦和神經系統的連線,便沒有了控制身體的能力?
雖然不像子車一那樣精通高科技,但作為青盒創始人之一,陸子期對於青盒的精密機械與晶片程式運作原理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Y計劃早期將人類意識作為一種電波形式進行提取。而目前,研究人員發現維持生物生存的能量,時時刻刻都在生物體內進行轉化,不斷生成,同時不斷消耗。人體的一切都與能量息息相關,包括意識。
實際上這也是延生研製能量膠囊的起點。向槐之曾經給他們這些甦醒的冷凍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