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第2/4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礽。
現在這些弟弟們都出海了,帶熊孩子的重任落在了胤礽一個人身上,宜妃和溫妃就只會哭著道歉,他的汗阿瑪只會要麼哈哈大笑要麼關禁閉罰抄,都一點用都沒有。
有現代人三觀的胤礽做不到狠揍三個弟弟,只能用其他事消耗他們過剩的精力。
誰說六七歲的男孩才貓嫌狗厭?
不,六七歲是男孩貓嫌狗厭的開始。隨著時間增長,有的熊孩子不好好管教,會越來越貓嫌狗厭。
胤礽雖然不會狠揍弟弟,但他也有自己教訓熊孩子的獨特方法。
當胤礽把審計署的摺子遞給康熙,康熙翻了翻,笑得差點嗆到:“看來你也受不了他們了。”
胤礽眼神十分幽怨。
兒子這麼煩惱,你這個只生不養的汗阿瑪不反省一下嗎?
康熙也知道自己理虧,笑夠後乾咳幾聲,和胤礽說正事。
這幾個熊孩子要管理審計署很難。康熙看完審計署的工作後,已經決定將來將審計署交給胤禛。
同時,康熙和胤礽商量後,還要建立一個出版署,主管國內文化出版。
在封建時代不控制思想是不可能的,胤礽同意康熙都不會同意。但次次都文字獄,只會滋生誣告。不如把規章制度弄好,以後按照規章辦事,也讓文人們自費出版時知道什麼能出,什麼不能出,被誣告後該做什麼。
而且官方開始進入出版物行業之後,私人的印刷絕對趕不上已經有印刷機的官方出版效率。不需要太多禁令,官方出版物以其低廉和大量的優勢,就能擠壓私人出版物市場。
大清畢竟是以少數人管理多數人,康熙再英明也只是一個滿清的封建皇帝,比起華夏的未來,他更在乎的是愛新覺羅家的皇位。
愚民政策,就是穩固皇位的策略。
胤礽思索了許久,才找到了這樣一個“控制言論”的突破口,讓康熙將肯把出版社的印刷機全力開動,並推廣到地方上。
這個出版署,當然將來以後會交給胤祉。
康熙對海外封國的事仍舊很猶豫。若不是胤禔和胤礽一起經歷了生死考驗,讓康熙明白胤禔一定是胤礽最堅實的後盾,康熙也不會讓胤禔在胤礽還未繼位時就藩。
這些沒有和胤礽一起經歷過許多事的兒子們,即使表現得與胤礽再親密,在胤礽繼位之前,他們也不可能有兵權,去封國。
康熙對他們的信任不到讓他們去封國領兵的程度,不代表不信任。國內的權力,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