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康熙參與,胤礽就完全變吉祥物了。
胤礽精力不濟,本就沒打算親力親為。
小孩子把事幹完了,成年人幹什麼?
胤禔很努力地聽康熙帶著一幫侍衛開會,聽著聽著眼神開始渙散,一會兒把胤祉抱起來捏捏,一會兒把胤禛拎起來揉揉,跟猴子似的坐不住了。
胤礽雖然也在打瞌睡,康熙所說的話他卻都記在心裡。
康熙如他引導的一樣,準備在京城實驗新式學校,教導自然科學等現在漢族文人們不屑於學習的東西。
統一神話傳說只是起點,新學校才是康熙要藉著重定炎黃華夏族名掀起的風波,暗地裡真正想做的事。
重定炎黃華夏族名雖然也很重要,但其實緊迫性對康熙而言,沒有新學校來得迫切。
這群滿蒙老貴族們看不上的紈絝子弟,就是康熙選定的第一批學員。
既然滿洲老貴族們不屑於和漢人等同,那麼滿人就學一點其他東西吧,另外開闢一套晉升途徑。
八旗還未回到康熙手中,貿然取消不可能,那些八旗老旗主們現在就會反給康熙看。
康熙透過建立學校,自己當校長,培養一批新人出來,再塞進八旗軍隊中。當八旗軍隊中基層官員都變成康熙的“學生”之後,八旗怎麼改革都是康熙說了算了。
康熙所做的事,和漢武帝所建立的羽林軍的行為差不多。
胤礽本來希望康熙開放新式學校,讓其他民族的有識之士也能上學。
但他思考之後,放棄了這個決定。
胤礽明白,他在這個世界是孤獨的,除非有第二個志同道合的穿越者過來。
他敢捫心自問做所有事都是為了華夏;但清朝的皇室做所有事都是為了大清的統治。
他們的出發點和目的地都不一樣。
康熙在胤礽假借順治的名義下認識到了外國自然科學的可怕,決心將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創立的學校,只會讓八旗子弟和包衣入讀。
這不是因為什麼滿漢區別這點寬泛的概念,而是因為八旗軍隊和八旗子弟是皇帝的私軍,類似於前朝的御林軍和中央軍。
皇帝要把最先進最精銳的力量握在自己手中、握在大清皇室的手中。
什麼開民智,康熙沒有這個魄力。
不過凡事開頭難。只要康熙引進了西方的自然科學,上行下效,想要往上爬的人即使不進學校,也會努力研究皇帝和上層統治階層們喜歡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