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第2/8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法理上,這種和大清比較親近的藩屬就相當於大清的國土。其性質和蒙古類似,要進貢大量錢財,大清要對外出兵要求他們出兵他們就得出兵,他們遇到危險求救大清也得出兵保護,他們遇到饑荒大清還要幫忙賑災。
胤禔的封國就在藩屬內,所以大清國內最迂腐的人都沒有反對。
而東瀛從宋朝起,就在藩屬模糊地帶。
首先,東瀛在每個朝代強盛時,是會派使臣進貢稱臣的。
然後,東瀛又用在宋的時候說自己忠於唐,在元的時候說自己只忠於宋,在元時說宋亡之後就不認中原王朝,在明朝的時候成了大元忠臣,到了清朝時又懷念明朝的藉口,官方支援倭寇不斷犯邊,並且蠶食中原王朝的藩屬領地。
從宋時倭寇犯邊開始,東瀛總是在中原王朝強盛時派使臣示好,中原王朝稍稍衰弱立刻變成“前朝忠臣”中來回橫跳。
因東瀛與中原王朝隔海相望,中原王朝要直接揍上東瀛本土很麻煩,東瀛目前也沒能耐威脅中原王朝的統治。所以這跳樑小醜就一直左右橫跳噁心人,中原王朝除了清剿倭寇之外基本都無視他們。
現在大清正是強盛的時候,東瀛一琢磨,又讓使臣帶著錢財來進貢了。
胤祺管著理藩院。接待難得來一次的東瀛使臣,胤祺對此非常重視,生怕弄砸。
兄弟有難題,胤祉和胤祺正好閒來無事,就一同去見東瀛使臣,說要幫胤祺撐著。
一群小阿哥很好奇東瀛人長什麼樣,也偷偷跑去圍觀。
當然,對外他們都是稱只有胤祺接待東瀛使臣,其他人都扮做了其他形象。
一個進貢的小國而已,一大堆阿哥們圍上去,也太給他們臉了。
胤祺是從內而外最和藹可親的阿哥——比胤祺更和藹可親的就只有小胤禩了,但小胤禩和藹可親的背後都揣著自己的黑歷史小本本,隨時準備記錄。
但和東瀛使臣聊了一會兒之後,連脾氣好如胤祺臉都黑了。
聽聽東瀛使臣提的什麼要求。
第一,他們的國王不需要大清來冊封。
好嘛。反正你們東瀛離得遠,不冊封就不冊封,問題不大。
第二,大清來東瀛貿易的船隻貿易限額近一步縮緊,從每年貿易額不得超過白銀六千貫,變成不超過三十艘船。
胤祺火氣開始噌噌噌往上冒。無論大小船隻三十艘船?你還不如說以後禁止大清與東瀛貿易呢!
你們來向我們進貢,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