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向孫傳庭他講述了上述事宜後,趙宗武又將重點放回到遼東的地方建設上來,在這個時代體現生產力的最好標準,就是依據鋼鐵產量的實際產出。
遼東的氣候雖說談不上多好,但其蘊含的資源卻極其豐富,不管是物產資源,還是礦產資源,皆充斥在這白水黑土之間,而在這其中尤其要以鐵礦石資源為具體標新,就遼東當前的這種開採模式、生產手段,當以蘊含在鞍山地帶的鐵礦石資源開採最為便利。
趙宗武的優勢在於哪兒?
他最大的優勢就體現在這裡。
因為腦海中攜帶著後世成熟、便捷的發展模式,不需要他夜以繼日的再去探討其他,只需按照這種模式去套用即可,再者遼東大致的地域資源分佈他非常瞭解,這也使得在遼東進行具體的資源生產時,就節約了不必要的麻煩,比如說不必要的勘探,不必要的實際考察,不必要的風險評估等等,直截了當的進入到遴選隊伍、就地籌建這一階段。
由此也就影射出現下正處大建設時期的鞍山。
作為後世東北地區著名的鋼鐵冶煉產業,遼東在後續想擁有怎樣的發展,其實都離不開一座完整的鋼鐵產業的支援,因為這也使得鞍山的籌建必須到位,否則不管你遼東今後如何發展,都會存在著太多的潛在掣肘。
想明白這一點,趙宗武便詢問道:“伯雅,當前鞍山的籌建進度進行的怎樣?”
按照趙宗武的發展思路,鋼鐵的實際產量,會左右遼東基礎工業籌建的進度,而影響其進度的開發,更將會影響到遼東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崛起!
孫傳庭聽後,當即回答道:“根據侯爺的指示,在明確鞍山地帶存在大量鐵礦石資源,尤其是半露天鐵礦石資源時,卑職便著令有司從金復兩縣抽調工匠兩千餘戶,且根據鋼鐵產業的實際籌建,先後三批次進行移民,共計三萬九千餘眾!
隨著現下鞍山礦產資源的勘探明朗,以鋼鐵為核心的產業鏈快速形成,按照實際的發展需求,政務院在此地明確縣治,選派各級官員,形成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官營生產,預計每年生鐵產量可達六千萬斤,精鋼一千萬斤!”
趙宗武點了點頭道:“鞍山的鋼鐵產業鏈一定要儘快完善,這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鋼之城,標準的重型工業體系,這難免就會弱化它在其他方面的實際發展,對於農業生產不比過於強求,平治府一定要協調發展好該地域的整體模式!
就遼東眼前的這種形勢,想要快速發展起來相應的工業體系,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