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兄早亡,皇侄年幼,如今大明正處於危難之際,身為我朱家兒郎,孤有責任、也有義務,出來承擔責任!”看著魏忠賢、李康妃、鄭貴妃他們,朱由檢這臉上滿是正義凜然,說話更是鏗鏘有力道:“待大明山河重歸完好,孤會主動退位,讓於皇侄繼承大統!”
這一頓操作為什麼這麼熟悉呢?
為什麼總感覺在哪裡見過呢?
就在眾人聽著朱由檢講述的這些時,這心中卻不斷的犯著嘀咕,可想著想著他們心中就有了震驚。
咦!
這不分明就是英宗被虜,北京城被圍,景帝臨危稱帝的操作嗎?!
不得不說,朱由檢的確是想到了一則最好的點子,因為這事不管怎麼看,也總好過繼續讓外人把持大明朝政吧,這大明說到底是朱家的大明。
諸如魏忠賢、李康妃、鄭貴妃那說到底就是朱家的附庸,什麼時候這朱家的附庸,能夠一直代替朱家來管理朝政呢?
讓幾個毛也沒長齊的孩子去爭奪皇帝,那麼最少就是十幾年把控在外人手中,這對於絕大多數大臣來說,那是非常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畢竟他們讀的聖賢書,講究的正是忠君愛國的那一套。
朱由檢這話剛一說出,這本就內心很彷徨的張皇后,心中似乎是抓住了一根稻草,現在的局勢,明顯她已經把持不住了,如果說能夠聽從朱由檢的話,那未來等自家皇兒順利長大時,這帝位不還是自家皇兒的嗎?
而李康妃,鄭貴妃二人,在這件事上根本就插不了什麼話。
為什麼這麼說?
說來這帝位繼承還牽扯到一個血脈論,能繼承帝位的,那絕對是朱家最正宗的嫡脈,其他不管多受先皇寵愛,可一旦新皇登基,那麼你就成了旁支,嫡脈永遠就只有一家。
傳到天啟皇帝這一代,那朱家的嫡脈就是由朱常洛一系,如果說天啟皇帝不死的話,那麼朱家的嫡脈就是天啟皇帝一系,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繼續往下傳。
但尷尬就尷尬在,現在天啟皇帝所生的這三個皇子太小了,小到他們能把控朝堂,最起碼也要十五年開外,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與其讓外人去把持朝政,為什麼就不能讓血脈相對最親近的朱由檢暫繼大統?
待到皇子長大,朱由檢便可從其中一個還位。
要不說朱由檢人雞賊呢,人家不是讓位,是還位,讓位需立天啟皇帝的皇子為太子,然後等到朱由檢死了以後,在讓這太子登基稱帝,而還位則是,一旦這皇子長大成人,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