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皇登基,改朝換代,基定規矩,大義已固。
但崇禎皇帝朱慈燃,終究只是個三歲稚童,召開第一次朝議,那還是被張太后懷抱上殿。
朝中大臣,以英國公張維賢、定國公趙宗武、成國公朱純臣、平國公徐希四人為首排序而站,佇列之中的閹黨官員,已少了十分之一。
自趙宗武、張維賢四人上次聯手,一舉解決了魏忠賢、李康妃、鄭貴妃、朱由檢後,大明朝堂的主動權,就逐步落在了他們的手中。
並且隨著完善朱慈燃,新皇登基的這一過程中,讓麾下跟隨者填充進來,而趙宗武雖說沒有去培植勢力,但是獲取了魏忠賢收斂的鉅額金銀。
在趙宗武心中看來,與其過度追求這種虛的權力,倒不如把根基扎的在牢靠一些,他趙宗武能獲取當前這樣的地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他擁有遼東這樣的地方。
如果說他沒有遼東做依仗,那麼他根本就沒有辦法,與張維賢、朱純臣、徐希這樣的老牌國公平起平坐。
所以說趙宗武在這件事上看的很透徹。
既然張維賢他們想獲取權柄,那好,那現在就暫時滿足他們的需求,畢竟爭權奪利這件事,看的還是長遠的比拼。
以保障魏家子嗣安全、權勢為誘餌,趙宗武從魏忠賢那裡,得到了海量的金銀財富,試想魏忠賢當權閹的這些年,暴斂了天下多少財富。
單單是這樣一筆財富,就足夠遼東完成多少事情了,而且遼東現在已明確金本位,行金銀幣制度,在這基礎上趙宗武又能平白獲取多少財富。
歷史上朱由檢正是因為,獲取了魏忠賢的鉅額財富,才能在登基初期那般肆意妄為,被老謀深算的文臣群體,給這樣忽悠,那樣忽悠,最後涼涼……
而趙宗武在獲取這筆天文數字的金銀財富後,便第一時間著手運往遼東,諸如字畫瓷器等等名貴之物,則就近移交給蓬萊商會,讓其銷往江南之地,藉此變現出最大的金銀。
有了這筆金銀的加持,遼東會在兩年的時間內,高標準完成剛制定不久的遼東第二個五年計劃,藉此遼東將會全面完成原始基礎工業。
在這一次的變動中,獲取最大利益的就是趙宗武。
當然張維賢他們同樣也獲取了利益,畢竟能從臺後走向臺前,掌管大明朝綱的權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初登大寶,然……
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平國公聰慧英敏,深謀遠略,特封為四輔政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