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章節!
於微服私訪,並沒有穿官差服裝,更似來鄉間踏青旅遊的。
王調鼎踩在田埂上,走著走著,突然蹲下檢視稻穗,讚歎說:“這稻子長得真好,反賊的地盤沒有春旱?”
“不曉得。”隨從們紛紛搖頭。
繼續行走一陣,總算看到個背柴的農民。
王調鼎拱手說:“兄臺,我是外來客商,你們這裡稻子長勢喜人,就沒有遇到春旱嗎?”
農民非常得意:“旱了,有農會帶頭,你幫我,我幫你。趙先生說了,只要河裡還有水,田裡就不怕旱著。”
“農會又是什麼?”王調鼎問道。
農民說道:“農會就是鄉里鄉親,你幫我,我幫你,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王調鼎心中震驚,江西果然文風鼎盛,一個農民都知道天下大同。
農民笑呵呵說:“天下大同,就是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趙先生說了,想要天下大同,就要辦農會,你幫我,我幫你。”
怎麼感覺哪裡不對,又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
王調鼎追問道:“農會怎麼個幫法?”
“就是你幫我,我幫你,你這後生怎聽不懂?”農民的語氣裡充滿鄙視。
王調鼎確實是後生,已做了三年知縣,如今還年輕得很。
他神童試出身,不但考取秀才,而且還是廩生。
十一歲的廩生!
正因為科舉道路暢通無阻,家裡也有錢不愁吃穿,一直保持著赤子之心。他年紀輕輕做官,懷著滿腔熱血,居然不貪銀子,還把家裡帶來的銀子捐出去築城。
這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官員。
反覆追問,農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王調鼎只能繼續往前走。
沿途所見,百姓安樂,稻麥豐碩。
王調鼎瞠目結舌道:“這裡竟是賊窩?”
一個隨從說:“縣尊,這裡就是賊窩。廬陵縣有八個鄉,西邊的四個鄉都是賊窩。”
王調鼎自嘲苦笑:“若這裡是賊窩,之前巡視的村鎮,本官治下的鄉里,卻是連賊窩都遠遠不如。此間趙賊,真奇人也!”
眾人繼續往前走,終於來到丘陵地帶。
這裡的水田很少,八成都是旱地,多數種著麥子,也有少數其他雜糧。
只見一塊麥地裡,居然有二十多人在收割,甚至有幾個小孩在撿拾麥穗。
山坡上插著一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