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牌匾。外人要看可以,只能站在堂屋門檻外看,不能走進來,更不能上手摸。
王香芹在送走了燙手山芋後,還特地去瞄了一眼,幫著出主意說,可以在堂屋門口拉條布匹,提醒參觀者不能越界。
在這之後,熱鬧就歸了長房那頭,豬舍這邊再度恢復了往昔的平靜。
剛平靜了沒兩天,縣裡頭又來了頭,提醒朱四郎全縣的春耕都結束了,可以開始巡講了。
朱四郎:……
聽到這個噩耗的那一瞬間,朱四郎的表情太絕望了,生無可戀都不足以形容他。彷彿是擔心他還不夠慘,縣裡來人又附贈了一個訊息,說是其他縣城聽說了這事兒後,表示也想請朱四郎去他們那邊巡講,除了縣太爺原先給的補貼外,每巡講一場再額外多添一貫錢。
這事兒雖說用的是商量的口吻,可誰都知道,拒絕肯定是不合適的。
王香芹倒是無所謂,朱母則當即一口答應下來,一副唯恐對方反悔的模樣:“成成!就依著這個來,上哪兒去都成!”
朱四郎不敢置信的看向朱母,忍不住提醒她:“娘,春耕以後活兒是少了很多,可也不是沒活兒啊!我和六郎都走了,家裡的活兒誰幹?全叫爹來幹?”
那是不可能的,累死朱父都完不成的。
不過,朱母並不擔心:“這不是有二郎嗎?五郎也不忙的,他昨個兒還跟我說,有事喚他就成。三郎家地太多了,估計忙不過來……不過沒事兒,實在要是不成,大不了僱人嘛!”
想想看,巡講一次多補貼一貫錢啊!那就是一兩銀子,上午一場下午一場的話,一天光是銀子就能賺二兩。就算一天兩場太趕好了,一天一兩銀子也很不錯啊!鄉下地頭人力又不值錢的,即便是秋收最忙碌的那段時間,一個壯勞力割一天的麥子,也不過才一百文。
朱母是沒寧氏那麼會算計,可她也不差了,幾息之間就算出了利弊來,扭頭安慰四郎:“你放心出去巡講好了,家裡的事兒不用操心,娘會安排妥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