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幹,也就成了預設的習俗了。
哪知,聽到朱母這麼問,媒婆又沉默了。
許久之後,媒婆才再度開口:“先是寡婦,後是棄婦。”
朱母:………………
待好一番盤問後,朱母勉強崩住臉色客氣的送走了媒婆,回頭就忍不住衝著王香芹抱怨開了:“四郎媳婦喲,你說這叫什麼事兒?二十一就不說了,反正差個幾歲也沒啥。哪怕是寡婦或者棄婦我也認了,誰還沒個意外呢?結果她告訴我,那姑娘先嫁了一回,不到半個月男人就沒了。後來守了差不多一年的孝,家裡又給她說了一門親。這不,上個月剛被休了。”
是剛被休哦!
還很新鮮,熱乎著呢!
王香芹倒是沒歧視那姑娘,只是略思量了一會兒,才問道:“第一樁親事,怕是對方故意隱瞞了病情吧?剛嫁過去半個月人就沒了?病的,還是意外沒的?”
“病的。”朱母附和的點了點頭,“媒婆也是這麼說的,男的那頭故意瞞下來了,那村子正好全是一個姓,姑娘父母倒是託人打聽了,愣是沒打聽出來。”
古代就這點不好,像他們秀水村這種的,屬於附近比較大的村落,村裡人也多是雜姓。像老朱家已經算是村裡第一大姓了,其次還有李家、張家、寧家,再然後類似於王香芹孃家這種的外來戶也有不少。雜七雜八聚居在一起的話,相對而言就容易打聽訊息。
反之,一個村子就是單獨的一個家族,要是對方刻意隱瞞,甚至封鎖訊息,外人也毫無辦法。
很顯然,那倒黴姑娘就是碰到了這種情況。
“那確實怪不得她,說不準她守寡時還是姑娘家呢。第二回 呢?”
朱母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半晌才頹廢的道:“要是媒婆說的是真的,第二回 也怪不得她。說是藏私房錢,還頂撞了婆母,被摁了個竊盜和不敬父母的罪,就這樣給休回孃家了。”
王香芹無言以對。
“你說,咱們要不要讓人打聽一下?”朱母很是猶豫,她是有點兒同情那倒黴姑娘,可同時心裡又有些犯嘀咕。她家六郎的運氣就不太好,再攤上這麼個倒黴媳婦,將來還能有好日子過?再一個就是,媒婆的話是不能全信的,尤其上門說這事兒的媒婆本來就不是村裡人常託付的那位,她這心裡喲,還是不安穩。
“打聽一下也好。”王香芹提議道,“乾脆讓二嫂去吧,她認識的人多。”
“成,就讓她去打聽。”
就這樣,寧氏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