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4/6頁)
商不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刀,將版面切割得四分五裂,直接導致了負責板報第三部 分的冉冰鸞和霍九建無事可幹。考慮到“學霸”冉冰鸞和“武神”霍九建的身份,鄭能諒將該版命名為“斌銓錄”,取“文武雙全”之義。冉冰鸞輕輕鬆鬆就用英文寫出一篇介紹世界各國軍訓情況的文章,霍九建卻還在為中文版的“習武心得”絞盡腦汁,結果一看排版,樂了,東一坨西一條全是“戚遼體”,哪還有放心得的位置?對文藝青年的偏見瞬間一掃而空,連連稱讚:“好詩,好詩。”
鄭能諒見“戚遼體”愈發深入人心,只好把“斌銓錄”改成了雜貨鋪,見縫插針地放一些環球時事、國家大事、好人好事、尋人啟事等等,湊滿整塊板報了事。
版面瓜分完畢,內容也已就緒,接下來輪到霍九建展示才藝了。他的書法功力有口皆碑,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幅結構另類、內容怪異的板報呈現在眾人面前。
“最下面怎麼空了一小條?”冉冰鸞問。
“這是署名欄,用來寫設計、編輯、文字、繪畫等創作人員的大名的,彪炳千秋哦。”說著,霍九建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鄭能諒。
鄭能諒謙虛地笑笑:“我可算不上策劃,名字就別寫上去了,虛名於我如浮雲……”
“少來,”華泰嶗一語道破天機,“這板報搞得跟坨屎一樣,你是怕被人知道名字罵你吧?我的名字也不許寫上去,誰寫我跟誰急。”
主創們心照不宣地一頓笑,誰也不想淪為笑柄,最後是闞戚智出了個好主意,在署名欄裡填上“總策劃:莫淼權,藝術總監:小隊長,主創:斌銓工作室”這一行字。六個人就此達成了共識:前面兩位的大名如雷貫耳,寫上去也是表示對領導的尊重,合情合理,至於後面這個組合誰也不認識,如果觀眾反響熱烈,再公佈成員身份不遲;若是罵聲一片,咱們也不用臉紅,前面有兩塊擋箭牌呢。
“還缺個報頭。”霍九建望著板報頂端的一小片空白,提醒道。
鄭能諒也想到了:“對,差點忘了,主題沒寫。”
谷二臻說:“我覺得叫‘軍訓回憶’比較好,簡明扼要。”
“土不土?一點營養都沒有,這又不是村口的佈告欄,”華泰嶗白了他一眼,提出個讓人目眥盡裂的新創意,“要叫就叫‘軍訓的回憶’!”
眾人用口水淹沒了他,又七嘴八舌吐了一堆方案:翻滾吧軍訓、將軍訓進行到底、我與軍訓不得不說的故事等等。終究誰也說服不了誰。闞戚智看著設計稿紙上橫七豎八的創意,咬了咬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