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祖、太宗(上) (第3/21頁)
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一為首領。編隊時,每人出箭一支,束為一束,由首領保管,這一束箭便是權威的象徵。所以這個小隊稱為"牛錄",漢語"大箭"之意,牛錄的首領稱為"牛錄額真",額真即"至"。
以後牛錄的編制逐漸擴大,最後於萬曆二十九年定製,每牛錄三百人。其時只有四個牛錄,合計一千二百人。四牛錄無論行軍還是打獵,都在一起,以旗色為號。旗分黃、白、紅、藍色。於此可知,八旗最初只有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四旗。
及至萬曆三十五年滅輝發、四十一年滅烏喇,實力大增,計有四百個牛錄,總計十二萬人,十四年間增加了一百倍。這四百個牛錄,分為滿洲、蒙古混合編組三百零八個,純蒙古七十六個,漢軍十六個。於是在萬曆四十六年,增編四旗,黃、白、藍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稱為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旗。
八旗的旗主,先要從早先的四旗談起,孟森先生《八旗制度考實》,考出:
正黃,旗主四貝勒皇太極。
正紅,旗主大貝勒代善。
正藍,旗主三貝勒莽古爾泰,後歸德格類。
此三旗之外的正白旗,後由多爾袞所領;但那是太祖既崩以後的事,最初必另有旗主。孟先生下筆極謹慎,因無資料,故付闕如;但我為孟先生作一補充:正白旗的旗主,必是太祖的長子、廣略貝勒褚英。
所謂"四大貝勒",是太祖稱帝后所封,並其弟舒爾哈齊第二子阿敏與其親生之子,敘齒以定次序。代善年最長,稱大貝勒;其次為阿敏,稱二貝勒;以下為莽古爾泰及皇太極。其實代善為太祖次子,最初的大貝勒應該是褚英,二貝勒方為代善,第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第八子皇太極為四貝勒,分領白、紅、藍、黃四旗。
何以見得正白旗為褚英所領?此可由情理推知:太祖的基本武力只有四旗,自然由年長的四子分掌。褚英與代善一母所生;初期的征伐,褚英亦常受命領兵,則代善既有一旗,褚英更當有一旗,即為唯一最初旗主無考的正白旗。及至褚英獲罪為太祖所誅,正白旗必然收歸自將,因為小一輩中,褚英居長,他人的資望自不足以駕馭此旗;而且可意料的是,正白旗是兵額、裝備皆優的一旗,太祖亦不能輕易託付他人。
至於阿敏,原不主旗,後來由四旗擴編為八旗,始得領鑲藍旗;皇太極以才具冠於兄弟,多領鑲黃一旗。鑲紅、鑲白兩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