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本傳又記:
敕使自京師召之者三,大壽語錦州將士曰:"我雖竭力為國,其如不信我何?"終弗往。
有袁崇煥平臺被縛前車之鑑,祖大壽何能上當?但從此數語中,可以推知祖大壽當時的心跡:第一,力竭投降,並非本心,仍舊希望能為明守邊,甚至犧牲在滿洲的親屬亦所不惜;第二,由"其如不信我何"這句牢騷,可知其寒心,素志固猶未改,但可知其已無殉國之心。
此後三年,清太宗致書,不報;多鐸徵錦州,則力拒。於是到了崇德元年,明清之間又另是一個局面了。
***
我以前談過,所謂"天命"、"天聰",只是一個不倫不類的漢文稱號,究其實際,在天聰八年以前,國號為"後金",自稱"金國汗";至崇禎八年,始定國號為"清",並建正式年號"崇德"。也可以說,在此以前,希望以山海關為界,劃疆而守;在此以後,始決心進窺中原。而促成太宗此一決心的最大原因是:在察哈爾獲得了一方"傳國璽"。
走筆至此,先作一篇"傳國璽考略"。按:"皇帝"一詞,起於秦始皇;以故作為"恭膺天命"之憑證的璽,亦起於秦始皇,《太平御覽》雲:
傳國璽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藍田山,是丞相李斯所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秦始皇打算者,天下萬世一系,傳之無窮,因名之為"傳國璽",但僅及二世;劉邦先入咸陽,子嬰降於道左,此璽遂為漢得。明人劉定之作《璽辯》,述其源流甚詳:
漢諸帝常佩之,故霍光廢昌邑王賀,持其手解脫其璽組。王莽篡位,元后初不肯與,後乃出投諸地,螭角微玷按:璽為螭鈕。董卓之亂,帝出走,失璽。
孫堅得於城南甄官井中。袁術拘堅妻,得以稱帝。術死,璽仍歸漢傳魏,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璽。"
魏傳晉,晉懷帝失位,璽歸劉聰,聰死傳曜。石勒殺曜取璽;冉閔篡石氏,置璽於鄴;閔死國亂,其子求救於晉,謝尚遣兵入鄴助守,因紿得璽歸晉。方其未還也,劉、石二氏以璽不在晉,謂晉帝為&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