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程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鬧事後的第二天包括“滬市日報”等傳統媒體以及“新傳媒”等新型媒體都在以鋪天蓋地之勢報道昨天剛發生在中心醫院的這一起“涉醫事件”。
“產檢的意義何在?”
“難道被重大疾病拖累的家庭還不夠多嗎?”
“出生就面臨身體缺陷的孩子,未來在何方?”
“攜刀入內!誰來負責就診人員的人身安全?”
……
一大早全市人民的手機就被各路媒體推送相關報道,報道標題一個比一個極端、勁爆!雖說在文章中點明所涉醫院就是滬市“久富盛名”的“中心醫院”的數量僅有零星幾篇,但是網路時代就意味著人人都是記者、哪裡都是第一現場。劉院長自在青華大學醫學院讀書時就保持了早起跑步的習慣,數年如一日的堅持著。在跑步回到家裡準備早餐之際隨意翻看手機,就被“突突突突突”一直推送的上述報道嚇去了半條命,劉院長隨意翻看了幾篇報道的評論區,發現截止他看到推送報道的這一刻“6:40”尚無人評論。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待今天8:30之後或者說待7:00之後當這座擁有數千萬人口的大都市裡的人民“醒來”的那一刻,這一篇篇報道將會給中心醫院帶去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於是他緊急聯絡之前在業務上有過接觸的各路媒體大亨,懇請能夠將相關報道刪去或者不要再繼續傳送新的報道。
但是結果可想而知,伴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層出不窮的媒體平臺是無論如何不會放棄一篇足以引起群眾激怒、極易引爆熱搜的新聞的,畢竟“新人換舊人”“一茬接一茬”的例項每天都在發生,“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的例項也每天都在上演……所以,只有幾家和劉院家學淵源頗深的資深媒體在接聽劉院的懇請電話後將文章內容進行了言辭溫和化、直敘性的改動,雖說對於現在的輿論場來說能夠起到的作用只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劉院還是萬分感激、默默記在了心裡。畢竟現在都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難”啊!
劉院也沒有心思準備早餐了,穿上衣服通知秘書於今早7:30在醫院三樓會議室召開緊急公關研討會議,參會人員由院黨組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專職宣傳人員,參會人員在剛剛接到會議通知時就感知到今天絕對是有天大的事要發生,畢竟明明正常8:30才是上班事件,以往會議一般都安排在9:00且院方在通知開會前還會詢問各部門是否有手術等以便錯開時間開會。而此次不僅是緊急通知、且會議時間設定早於上班時間足足一個小時